工程质量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福祉,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工程质量监管成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赣州建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建控集团”)聚焦工程品质提升,紧跟国家数字化发展步伐,顺势而为、聚势而强,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数字化赋能工程监管工作徐徐铺开,“数字”建控的美好愿景渐次展开。
下好“先手棋”,奠定数字化基础
数字引领,智创未来。赣州建控集团深知工程质量数字化监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手段,把数字化监管理念贯穿全业务流程。一是摸底数。从工程立项、设计、施工、验收四重视角,围绕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检查、签证申请、工程款拨付、材料供应、产值统计等八个维度,为每一个工程项目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档案”,为科学精准分析分类、因形施策经营谋划奠定基础。二是明身份。对每一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数据记录和分析,形成一份数字化“身份证”,以便后续监管和追溯。三是统入库。建立数字化云平台工程管理系统,以数据图表呈现项目质量信息、产值信息、进度信息、安全检查信息,以数据报表显示项目各类指标明细,为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
下好“关键棋”,实现数字化管理
赣州建控集团坚持让数据说话,用数据驱动,大力践行“互联网+督察监管”模式和工程检验批在线报验制度,数字化赋能工程监管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盲盒订单”跟踪。依托集团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云平台工程管理系统,建设施工单位在每道工序完工后在线填报已完工检验批基础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盲盒订单”,采取“线上随机派单,线下实地督察”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动模式,集团项目质量督察人员根据“签收”的工程检验批“盲盒订单”信息,30分钟内赶往项目现场,实地督察工程检验批报验工序质量情况。对存在质量问题、缺陷的检验批报验工序在线如实记录问题详情,督促立行立改。建设施工单位在完成问题整改后,须在系统提交复核申请,系统会自动重新分配给另一位项目质量督察人员前往复核,如此往复,直到问题得到彻底整改。二是“问题清单”跟进。通过工程管理系统项目质量数据分析,不定期开展各类工程项目质量专项督察和工程质量整改“回头看”行动,对项目质量排名靠后、问题突出、普遍多发、久拖不决的顽固问题,开展专项督察整治,并形成“问题清单”上传系统,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实行销号管理,彻底杜绝“人情督察”和“腐败问题”的发生。三是“责任清单”跟实。全面推行责任到人、记录在案、问题追偿的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和质量安全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所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记录到工程档案中。通过落实“倒追究”制度,不断提升工程质量责任意识,实现全面、准确地监控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效预防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下好“制胜棋”,助推数字化启航
精准定位,提前布局,深耕细作,完善体系……随着数字化基础的不断夯实和数字化管理的深入推进,赣州建控集团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工程监管数字化启航。一是深化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质量问题和风险点,提出解决方案,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二是强化安全保障。将数字安全保障摆在首位,通过加强数据加密、网络防护和安全培训等措施,确保工程监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三是拓展数字化服务。以数字化赋能工程监管为引擎,进一步拓展数字化服务领域,推广数字化技术成果运用到集团其他业务版块,不断提升集团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高品质的建筑作品。
身处数字化时代洪流,推进数字化转型当奋勇争先。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赣州建控集团将乘“数”而上,加“智”前行,快速搭建科学、精准、高质、高效的数字化项目管理体系,打造数字化赋能工程监管“建控模式”,加速建设可持续高质量一流产业链运营平台的目标迈进,奋力谱写国企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文/赣州建控集团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