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17个部门以及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145家单位,共同启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
数字化是有助于企业提升自己的一个新途径。实体经济发展时代,大量经济发展依赖于能源,而新时代的数字经济中,数字化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核心动力。
具体到三大产业,易观高级分析师赵震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称,第一、第二的工农业发展都已经到了瓶颈阶段,国家制定的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发展正是数字化的体现。而第三产业中,主要面向中国庞大的消费产业,无论是新零售、云办公、远程医疗等都离不开企业的数字化升级。
从外部看,需要基础建设中5G、IDC、服务器、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等行业的设备支持。从企业内部看,企业的数字化平台,需要形成从采购、生产、管理、到营销等板块的闭环管理。
在近十年的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下,企业数字化是必然趋势,不可逆。疫情以极端的形式加速了数字化转型,零壹智库创始人、数字资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柏亮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无论适合还是不适合,适应还是不适应,都必须要做数字化转型,只是不同的业态,形式和速度有所不同。“而以线下场景为主的企业,短期内数字化转型遇到的困难要大一些。”
“简单来讲,企业数字化其实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只要使用了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产品,都是数字化的表现,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在使用各种数字化的技术和产品。
当然,不同企业数字化的应用程度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张新红表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规模和范围的企业,对数字化的需求也会有很大不同。而现在的技术都是“傻瓜式”的,想获取相关服务比过去要容易得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技术服务。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不一样,但是有一些是共通的。
柏亮告诉记者,第一点,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这是大势所趋,数字化应该成为常态,而不是短期内的应急措施。第二点,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要做相应的改变,而不仅仅是“线下转线上”。第三点,企业管理模式必须进行调整。管理数字化,是
企业数字化的必须课,从文化到流程、从考核到激励,都要进行深刻变革。
张新红也认为,企业要有数字化的意愿和相应的需求;企业要有制度创新,当数字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的流程以及整个组织结构,都必须进行再造或改变,否则就适应不了新的数字化环境下的企业生存发展之道,所以制度变革也要跟上。
此外,张新红还表示,企业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知识,对于数字技术到底如何促进企业的发展要有了解,并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和技能;企业得有相关人才,技术应用需要人来操作,所以数字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必须的;企业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或终端设备;企业要有一定的资金保障,设备、人员、运行维护等都需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