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河南讯 荷月时节,走进河南省内乡县余关镇,郁郁葱葱的果木满山叠翠、随风摇曳,阵阵清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核桃青果香味。
图:满山叠翠的核桃树基地
余关,是一个典型的浅山丘陵旱作农业镇,素有“七沟八岭一面山,山山沟沟村相连”之称,山多、丘陵多、荒地多。如何能够让“三多”变成“金山银川财富滩”,余关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认定发展薄壳核桃产业是一条富民的好路子。
2009年薄壳核桃被引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在余关已经成为河南省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核桃基地,先后被国家经济林学会授予“中国核桃之乡”,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一村一品(核桃)”,成为余关的一张“金子名片”,这也是内乡县4个传统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其中之一。核桃种植规模适度膨胀,带动了小杂果、软籽石榴等良性扩张,撑起了果农的钱袋,初步形成了山地有林、荒坡有果、丘陵披绿的发展格局。
据该镇主抓林业的副镇长周明田介绍,截止到2019年底,余关镇林木覆盖面积达5111公顷,乔木林地2815公顷,竹林4.1公顷,灌林地38公顷,其他林地1310公顷,四旁植树943.2公顷,森林覆盖率42.26%。
好产业带动好经济,好环境促进大发展。在服务发展上,余关推动荒山流转围绕产业转,通过“4+2”工作法,从农户手中将土地租过来,使得龙头企业能够一心一意发展核桃产业。同时,抽调最精干人员,实行派驻制,持续服务好产业发展,解决在林果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环境好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仅去冬今春以来,我们整合利用项目资金,高标准打造了万亩核桃精品示范园。”该镇镇长邢永海说,实行项目捆绑,用好国家投资、激活社会投资,结合低效林改造、农综开发、小流域治理、荒草地整治等,每年治下一片荒山,打造一个林果基地。

图:镇党委书记谢浩实地走访核桃销售情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方面,我们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引进农业龙头,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改善了余关的生态环境。”该镇党委书记谢浩表示,下一步,余关将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实现“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形成产业高地,让余关不仅有生态“颜值”更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