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生 态 >> 产业 >> 浏览文章

绿色发展让小康生活根深叶茂

2020-07-09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未知   加入收藏

    经济网河北讯 (文/河北省迁西县政协副主席  吴 祥)“迁西百姓真富裕,家家都有一园绿”。盛夏时节,走进河北迁西大地,原野满眼苍翠,大河波生清凉,森林鲜果累累,村村鸟语花香,全县40万人民幸福耕耘在如诗如画的生态园林中,尽情享受着绿色小康生活带来的舒适和快乐。

    生态优先,千里山川变“绿色银行”

    截至目前,迁西全县1439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蓝绿空间占比高达90%以上,10万户城乡居民,户均高标准果园12亩、生态林2亩、池塘水面2亩,靠这些绿色田园,人均年收入近万元,而且近年间自然递增率都在5%以上,成为全县人民小康生活的重要支撑。而这一喜人态势,既是全县上下持续多年治山治水的累积,更是近两年环境大整治、生态大提升的结果。仅去年以来,全县就彻底取缔各类污染型企业1000多家,既大大改善了林果生产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地被蚕食、水域被污染的问题,又直接增加了补植造绿面积20多万亩,仅长河尾砂污染带变公园一项,县里就集中投入上亿元,建起了24万平方米的景观带,让沿岸5万多群众步入园林生活。

    环境治理上的“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步到位,效果一役达标”,既大大改善了人居面貌,也让迁西板栗生产质量再度提升,现在板栗花刚刚开过,秋季数万吨板栗已被国内外客商订购一空,全县6万户栗农的钱袋子提前鼓了起来。

    生态旅游,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去年以来,迁西一下收获了“中国最美旅游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业金字招牌,远近游客闻讯而来,乐不思归。2019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高达790万人次,成为首都周边乡村旅游热点地区。

    实现这个历史性突变,是迁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大打“生态、津西、文旅”三张优势牌的成果,让全县各个角落迅速掀起了“林区变景区,水源变乐园”的二次创业。原来在北京创业的女大学生陈浩看到家乡日益变美,毅然回乡到大黑汀水库东岸旧城乡的一片荒山上种植了千亩芝樱花,形成了蓝色碧海与红色花海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胜境,并迅速走俏京津冀等旅游市场,引发了从“迁西人在北京”到“北京人在迁西”的成功逆转。原来靠开矿起家的汉儿庄乡农民纪仲文,变劈山开矿为打造绿色田园景区——水墨山庄,让全县最后一个通电通路的深山老峪成了城市人异常青睐的乡居民宿,游客量日日爆满,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素有“百果之乡”美誉的东莲花院乡,依托国家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全乡16个村全部打造成了“一村一品”式的观光走廊,12000名农民不再一年一次秋收摘果外出卖货,而是天天坐在家门口迎客“数钱”,收入成倍增长。

    生态庭院,让迁西全域变成富而美的小康乐园

    迁西县委书记李建忠说:“群众小康应该是家家户户实实在在的小康,既不能徒有其表,也不能徒有其里。”全县大生态建设让群众钱袋子鼓了之后,迁西县委、县政府并没有满足和止步,而是以“厕所革命”为先导,发动3万名党员干部昼夜进村包街入户,持续一年半时间,带领全县40万人民打了一场轰轰烈烈、持续深入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而且一直抓到老百姓的庭院里,县委书记李建忠、县长王锦山二人分别在这个时段进村300多个、入户5000多家。

    去年以来,全县平均每户拆除一个私搭乱建,每家清出一吨以上垃圾,每个群众的院内院外都建成了一片片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在此基础上,县乡村三级联手,全面完善村街硬化、美化、亮化和卫生保洁常态化措施,使得全县417个村全部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卫生条件大为改观。今年以来,全县群众各种疾病发生率比前两年降低50%以上,让群众小康生活既有“里子”,又有“面子”,既成现实,又能持久。201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刘忠副主任进行人居环境大督查时,看到迁西村村都是风景区,处处都是文明人,动情地说:“如果中国农村都像你们这里一样,那咱中央领导的想法和愿望就基本实现了。”精诚所至,实至名归,2020年迁西荣获“全国乡村清洁行动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0
上一篇: 近三年规上企业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
下一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范围明确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