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守护河湖志愿者进社区宣传《长江保护法》
荆江东流,船舶穿梭行驶,激起阵阵碧浪。岸边草青树绿,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工作摆在最重要位置,全力做好长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切实担起“哨兵”职责,守护长江安澜。
“哨兵”巡堤,共护一江清水
天色熹微,一群身穿红马甲、臂戴红袖标的长江岸线管理员行进在沿江巡查的路上。
岸线哨兵,护一江清水
清理垃圾、劝阻垂钓、查看树木养护情况……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岸线管理员邹爱莲每天都要巡视自己负责的2公里长江岸线,巡查长江斗湖堤段岸线绿化、沿线水体、堤防工程、违法建筑物、种养殖、禁捕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像邹爱莲这样的长江岸线管理员,公安县共有43名。他们守护着公安县85.62公里长江岸线,誓让“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2018年起,该局大力推行岸线管理员制度,按照专兼结合、护监一体、整体联动的思路,打造专管员、协管员、监督员“三位一体”的长江岸线管理员队伍;同时,组建“学生河长”“团员河长”“企业河长”,成立公安县守护河湖志愿者协会,为岸线管理储备“哨兵”力量,守护荆江安澜。
“关停并转”,修复长江生态
顺昌造船厂曾是长江公安段规模最大的船坞,占地2.4万平方米,船厂主要承接造船、船舶检修、废船拆卸等业务。
为保护长江岸线环境,公安县中心城区沿江房屋拆迁
“以前,船厂周边全是砖石,环境十分杂乱。”该局斗湖堤段段长余泽军说,2017年,按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搬迁整改要求,顺昌造船厂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迁移。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立即联合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联系顺昌造船厂负责人,协商搬迁事宜。2017年12月23日,顺昌造船厂顺利从荆南长江干堤桩号655+300搬到公安县杨家厂镇南五洲。
加强环境治理,守护一江清水。2016年以来,该局联合相关部门对长江河道沿线码头堆场开展“关停并转”专项整治行动,关停取缔非法码头22个、砂石料堆场95处、泊位32个、砖瓦厂13家。
“关停并转”专项整治不仅是一场“环保战役”,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沿岸村民成为直接受益者。家住长江边的袁荣华告诉记者,开展岸线整治后,如今,码头变成公园,岸线环境从“脏乱差”变为“青绿美”。
植绿护绿,共筑“绿色长城”
行走在公安县荆江公园,视线所及之处,一片郁郁葱葱,挺拔的乔木、婆娑的灌木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市民在彩虹步道散步,在杜息亭中歇息,在观景台上赏景……生活无比惬意。
原窖头埠码头整治复绿(荆南长江干堤657+000-657+900)
公安县河道岸线长700余公里,为荆州市最长河道岸线,公安县在长江大保护中担负着重要使命。2020年初,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开展全岸线修复行动,推进复绿空白段“清零”。
截至目前,该局在长江两岸造林23万余株,打造8.1公里长江生态景观大道,建设安澜亭、湘鄂亭、藕池口观景台、水苑、藕苑等8处水文化景观工程,筑成融合长江河道堤防与地方文化的“绿色长城”。
“我们将继续结合公安地域特色,围绕‘水清、河畅、岸绿、堤固、景美’的生态目标,为长江岸线的生态修复和生态发展贡献力量,为我市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水环境保障。”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局长高卫军说。
文/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 高卫军、赵勇、田顺
图/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