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生 态 >> 动态 >> 浏览文章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探索推行多种模式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2024-12-1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作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旗县,多措并举,因地施策,将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与草原休养生息和畜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和解决全旗草原过牧问题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旗30万羊单位过牧量已全部解决,完成率100%。

探索推行“企业服务+产业延伸 ”模式,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谋出路。

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充分发挥“赤峰市坤都为农服务有限公司”作用,在饲料加工、防疫改良、动物诊疗等方面为全镇农牧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建立精饲料和全混合日粮生产线。采取降低采购成本和合作社内供的模式,精饲料和全混合日粮成本较市场价分别节省约600元和60元,有效解决了养殖户非出栏期资金紧张、牧草短缺问题。二是建立镇、村、户三级动物防疫网格。全镇27名防疫员和5名专业兽医为全镇及周边牲畜提供全面诊疗服务。目前,已诊治牲畜1200余头,上门服务3000余次,综合治愈率达98%,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约260万元。三是推动农业提档升级。引进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立配液态肥生产线,以“三位一体+农户+MAP”的模式,向坤都周边地区的农牧民提供种植、智农、农产品销售、金融服务和全程技术服务,帮助农牧民稳产增收。目前,运营社会化服务组织14家,改良服务技术覆盖全旗245个嘎查村。

探索推行“利益联结+集中育肥 ”模式,为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出实招。

该旗罕苏木苏木坚持把牧民群众的产业收入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多种发展模式。一是加强政企合作。分别与吉林德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包头华奥科兴公司、中农盛(吉林)控股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引进了先进种植技术、优质冻精、优质低价疫苗,推动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畜群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养殖示范带动。以巴彦呼舒嘎查、呼斯图包勒格嘎查优质肉牛繁育基地为平台,为当地养殖户提供托养服务。推广1:3 比例模式(1头乳肉兼用弗莱维赫牛取代3头本地牛)(1只澳洲白、夏洛莱杂交羊取代 3 只本地羊),形成“精养少养”理念,达成“减数增收”共识。三是发展肉牛合作育肥模式。采取“企业+嘎查+牧户”的方式,由企业负责供应全日粮、集中育肥、订单收购等各个环节,对集中托养的瘦弱老片牛进行育肥、出栏,平均每头牛的售卖价格可提高1000元。目前,就地短期育肥肉牛已达4000头以上。同时,各地区积极探索“嘎查村集体+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公司+农牧户”肉牛集中育肥新模式,通过托养利益联结,全旗已育肥1.22万只,有效降低了天然草原压力和饲养成本。

探索推行“试点创建+经验推广”模式,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寻良方。

2024年,该旗在实施草畜平衡示范县创建试点工作中,选定巴彦温都尔苏木毛浩尔嘎查和绍根镇阿民温都尔嘎查为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嘎查,积极探索在不同地理条件下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有效途径,取得显著效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两个嘎查充分整合现有资金1424万元,建成400平方米饲草料储存库8处,购置9立方米饲草料搅拌机4套,建成玉米烘干厂、饲草料厂和示范村基础提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养殖成本高、玉米附加值低等难题,对推进舍饲圈养、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快转型升级。毛浩尔嘎查购买四代以上西门塔尔基础母34头、安格斯牛60头,通过为民服务公司经营分红、免费提供给牧户饲养的方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和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阿民温都尔嘎查使用“性控”配种技术培育优质纯肉型公牛犊和乳肉兼用型后备母牛犊3800头,推广“双金龙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建成合作社20个,解决了2090头高代西门塔尔肉牛舍饲圈养问题。三是全面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该旗按照“先试点,再施行”的方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农牧交错带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努力探索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探索推行“设施完善+饲草供给”模式,为超载牲畜舍饲圈养打基础。

一是加强基础保障。完善饲草储运体系,建立以户储为主、苏木乡镇和嘎查村中小型储备库为辅的饲草储备体系,建设完成户储型储草库200座、旗级大型应急储草库2座,新增舍饲圈养2.93万羊单位,为舍饲圈养提供坚实保障。充分融合各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异地代养6.67万羊单位。二是引导牲畜出栏。向广大农牧民宣传保护草原和禁牧休牧制度,引导农牧民适度规模养殖,无能力饲养部分及时出栏,降低饲养成本和草牧场压力。截至目前,各地已出栏牲畜19.2万羊单位。三是增加饲草供给。依托“ 三北”六期等重点工程项目,已完成防沙治沙40万亩,稳步提升天然草原产出。种植优质牧草68万亩、青贮73万亩、羊草0.3万亩,平茬灌木11.7万亩,刈割牧草5万亩,通过转化,预计能解决131.7万只牲畜年所需饲草料。

探索推行“政策约束+执法监督”模式,为实施禁牧休牧制度做保障。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全旗划禁牧区196.1万亩,草畜平衡区883.72万亩。草畜平衡区分划分为游牧区90万亩、北部生态缓冲区334万亩、中南部农牧交错区459.58万亩,科学核定载畜量。二是核定载畜量。游牧区暖季载畜量5.1亩饲养1个羊单位,冷季载畜量6.5 亩饲养1个羊单位;北部生态缓冲区暖季载畜量6.4亩饲养1个羊单位,冷季载畜量 8.7亩饲养1个羊单位;中南部农牧交错区暖季载畜量 12亩饲养1个羊单位,冷季载畜量18亩饲养1个羊单位。三是强化执法监督。为全面压实各级禁牧休牧包联责任,旗、乡、村逐级签订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责任书259份,核发放牧证2.46万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公布举报电话、加强巡查检查等方式,收集各类违规放牧线索,严厉打击偷牧夜牧、超载过牧等违规行为,起到了有效震慑作用。今年以来,全旗共查处禁牧案件806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5.18万元。

(文、图/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王帅  王圆圆)


0
上一篇: 云南石屏:重资“补水”高原湖 引来“鸟中大熊猫”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