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生 态 >> 动态 >> 浏览文章

黑龙江引龙河:锻造“四型卫士”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025-06-30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黑龙江引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紧密围绕生态保护核心职责,以打造学习型、专业型、作为型、模范型四型卫士党建品牌为载体,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强保障。

锻造“学习型”卫士,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将提升政治能力摆在首位,构建“三堂联动”教育体系。理论学堂。落实“党组领学+支部研学+干部自学”机制,依托“三会一课”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业务讲堂。创新“理论+实操”模式,开设无人机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等课程,组织巡护技能、森林防灭火等实战化练兵比武2次,有效提升干部专业本领。红色课堂。常态化赴朝阳山抗联基地、东北第三路军抗联博物馆等地开展“重走抗联路·守护生态绿”等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生态保护实践,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锻造“专业型”卫士,提升核心履职能力。组建巡护攻坚、宣传教育、研学创新3支党员先锋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不断锤炼党员队伍。“走出去”宣。打造“1+2+6”宣教体系(预防为主的一个理念,线上线下双线并行,6种宣传形式)。线上信息累计阅读量破80万次;线下年均开展“湿地宣传月”等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签订环保承诺书600余份,有效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展现了良好的沟通引导能力。“走出去”做。坚持开展“车巡+步巡+无人机+高点监控”立体化巡护工作。通过深入保护区开展“净化行动”“巡山清套”等专项巡护350余次,清除狩猎圈套68个,驱离非法放牧30余次,清理农业面源污染垃圾近3吨,展现了过硬的专业执行力。“走出去”学。坚持常态化学先进活动,先后2次到国家级保护区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好经验好做法,创新开发“循足迹·护自然”红色生态研学课程,先后2次组织50余名师生深入保护区开展“科普讲解+实践体验”研学活动,将生态理念深植青少年心中,有效提升青少年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意识。

锻造“作为型”卫士,增强攻坚破难效能。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中展现担当、提升效能。项目攻坚显担当。党员干部领衔攻坚,争取生态保护资金300余万元,实施攻坚项目13个,高效完成保护区总体规划(2022-2031)编制、本底资源、生物多样性、水资源调查,建成管理站、远程监控标准化应用中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显著提升了保护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能力。深调实研解难题。成立“党员调研小组”。“一线蹲点”切实解决管理责任落实、宣教实效等难题,形成高质量报告6份,创新建立《场区共建》《协调共管》等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提效能。用活“林长+”机制,与4个共管单位签订《共管协议》,推进网格化管理,将2.4万公顷保护区划分为5级网格、3个片区,23个责任区,党员干部带头认领,实现“问题发现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服务落地在网格”。

锻造“模范型”卫士,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构建“示范引领+为民服务+清风护航”体系,将能力作风建设落脚于服务民生。做示范先锋。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赠送鸡鹅雏苗600余只,助户均增收4000元。创新“三联三包”(驻村工作队包资金、农科院所包技术、中药企业包销售)模式,助推兴安村中草药产业,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做忠诚表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为金隆社区解决楼道卫生、车辆停放等民生问题5件,开展“微心愿”认领、志愿帮扶20余次。做清廉榜样。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通过“一案一警示”剖析、廉洁文化“九进”、参观廉洁广场、观看警示教育片、征集家庭廉洁寄语等特色教育形式,绘制廉洁文化墙、开展“家庭助廉”等创新举措,构建起立体化廉政教育体系,有效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黑河日报驻五大连池市记者站站长 林松涛)


0
上一篇: 内蒙古巴林右旗:靶向治沙难点 让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风光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