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生 态 >> 论坛 >> 浏览文章

久久为功 建成北方“绿色长城”

2024-04-02 来源:光明日报 魏智勇   加入收藏

  【专家视点】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彥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扎实推进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1978年启动的“三北”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工程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覆盖13个省区市,这是在我国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的系统性生态治理修复工程。13个省区市的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承担起了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国之大者”,历时40多年时间,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韧性和绝不服输的拼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植树种草,在万里风沙线上,齐心协力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共同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不仅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荒漠化治理,把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抓牢、抓实、常抓不懈的坚定态度,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勇担使命、坚守信念、持之以恒、奋斗拼搏的精神。

  三北人民深刻认识到,“三北”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绝非朝夕之功、可以一蹴而就,而需要牢固树立起打好持久战的长远观、大局观、整体观。在40多年的治沙过程中,三北人民笃实久久为功的坚守、秉持不进则退的恒心,持续发力,实现了从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沙进人退”,到如今“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同时让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这一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作为成熟的“中国经验”,让世界上深受沙漠侵害的国家和地区看到了希望。而在治沙过程中锻造出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久久为功、不屈不挠的毅力品质,正是建成中国北方“绿色长城”的有力支撑。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推进“三北”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精神力量是关键。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漫长荒漠化防治进程中,一代代治沙人用永不言败的斗志、水滴石穿的韧劲,绝不向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低头,与狂风较量、与黄沙抗争,绘制出一幅幅把荒漠披上绿装的壮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诗篇。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所有党员干部要从“三北精神”中汲取奋进之力,坚定不移践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以勇担使命的初心、久久为功的耐心、愚公移山的决心,驰而不息地建立新的业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魏智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0
上一篇: 识得春笋知春意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