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教育 >> 经济会客厅 >> 浏览文章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展“赓续辽宁‘六地’精神,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党建共建专题培训

2025-04-27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官网   加入收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4月19日至20日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赴抚顺市开展“赓续辽宁‘六地’精神,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党建共建专题培训。

本次红色教育专题培训以沉浸式学习与情景党课为主线,分别前往抚顺雷锋纪念馆、抚顺煤矿博物馆、大型设备陈列广场、抚顺石化工业展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同时师生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奉献精神”“数字化浪潮下的产业报国”等议题展开研讨,实现历史观照与现实思考的双向结合。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是全国传播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阵地。通过高科技动态场景与艺术品插画等,师生了解到雷锋成长历程等大量生平史料和新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的五方面内涵。雷锋精神是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是鼓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精神动力,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时代旗帜。在纪念馆内,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在纪念馆开展情景党课。 

抚顺煤矿博物馆建立在西露天矿矿坑的西南部。抚顺煤矿,始采于1901年,向新中国奉献出了第一吨煤、第一桶页岩油、第一炉钢、第一包铝等诸多填补新中国空白的“第一”,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对国家工业化建设中急需的工业“食粮”(煤炭)、工业“血液”(石油)、工业动力(电力)抚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后,师生到西露天矿,直观感受采煤沉陷影响与生态修复成果,并深入了解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情况和矿坑综合改造利用计划,以及当下城市治理的难点与痛点。 

抚顺石化工业展览馆展现了抚顺石化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几代人的智慧、汗水与拼搏。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人造石油生产基地、中国炼油技术的发祥地、中国炼油工业的摇篮、世界最大的石蜡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烷基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贵金属催化剂生产地。从早期的艰苦创业,克服技术和设备的重重困难,到如今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实现了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些,不仅展现了抚顺石化兴油报国的政治担当与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主动,更是百年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

结合所见所闻,两个学院师生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雷锋精神”“数字化浪潮下的产业报国”等议题展开研讨,从东北全面振兴切入,结合各自专业特长表示在新时代应立足本职岗位,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辽宁“六地”红色资源作为传承红色历史、精神与文化的核心载体,两院师生深入了解新时代雷锋精神与抚矿精神的理论内涵,纷纷表示将会以红色基因融入振兴实践,汲取精神力量,投身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当中。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与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双方表示未来将会深化合作共建,构建校际协同机制和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0
上一篇: 走进IMF:国际经济学院全球经济治理人才实验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