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间,因公告称公司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瑞幸咖啡开盘后触发6次熔断,收盘股价跌幅为75.57%。业内人士称,此次事件的爆发,瑞幸咖啡很有可能面临巨额罚单,集体诉讼也有可能导致破产。
作为一家咖啡公司,自成立以来,外界关注的不是瑞幸的咖啡多好喝,而是瑞幸各项数据和估值增长有多快。
在上市之前,18.5个月内,瑞幸的估值经过四轮融资迅速增至29亿美元。截至2019年3月底,共在28个城市开出2370家门店,累计交易客户1687万人次。按此计算,瑞幸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其曾宣称计划在2019年超越星巴克成为国内第一。
2020年1月8日,大钲资本减持了瑞幸3840万股,持股比例从14.06%下降至12.15%,套现2.3亿美元。大钲资本资本表示,此次减持后,已收回当初对瑞幸资本的投资。同时,大钲资本仍然是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股东,并持续看好瑞幸的长期发展前景。
而从3月27日设立调查委员会至4月2日,短短5天时间,由三名独立董事(包括两位首次接触瑞幸的独立董事)就调查出瑞幸虚增22亿元交易额的惊天信息。如果COO刘剑的个人造假行为已经持续了三个季度,公司管理层及董事会却对此完全不知晓,这与常理不相符。
美国证监会(SEC)对于处理财务造假一向严苛,等待瑞幸咖啡的将会是“巨额罚单”和来自投资者的“集体诉讼”。如果构成恶意证券欺诈,相关个人也将面临刑事责任。
有律师分析称,后续SEC的调查重点将是公司管理层及董事会是否对造假行为知情以及是否尽力做挽救。
如果后续调查显示公司管理层参与或者知情数据造假,则将面临巨额罚款和诉讼。如果完全不知情,至少说明该公司管理存在严重漏洞,这也会令瑞幸咖啡一蹶不振。
不仅如此,根据最新《证券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这意味着内地投资者参与了瑞幸的投资,并受到其误导产生损失,瑞幸咖啡有可能要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
在北京钱景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荣春看来,瑞幸咖啡是互联网模式在中国创业的典型,其商业模式是靠疯狂砸钱、疯狂增长,靠讲故事推高估值。这种刻意制造出来的商业奇迹,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已经难以为继。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瑞幸咖啡目前的现金还比较充裕,1月份又新融资了,疫情暴发以来,星巴克咖啡等店堂服务基本停止,咖啡外卖服务还有所留存。“虽然继续看好瑞幸的业务前景,但对于可能的集体诉讼和调查等带来的影响很不乐观,也许最好的出路就是把已经开的店和积累的用户资源卖掉,断臂求生。”
另外,受瑞幸股价暴跌影响,4月3日,和瑞幸咖啡同一大股东的港股公司神州租车开盘后也一泻千里,一度暴跌近七成。随后,开盘不到45分钟的神州租车紧急停牌,停牌前跌约54.4%,成交2.73亿港元。
对于神州租车今日的暴跌,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认为,一方面,两家公司(神州租车与瑞幸咖啡)的大股东都是同一人,市场担忧神州租车也有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瑞幸咖啡有概率面对巨额索赔,投资人可能害怕大股东会抛售神州租车套现。
巨震之下常见勇夫。富途交易软件实时数据显示,通过知名港美股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席位买入的金额达1591.5万港元,高居榜首。
能否抄底?颜招骏直言,不建议投资者去接“掉下来的飞刀”。
“神州租车自2015年高见22港元后便一直下跌,过去几年业绩不济,净利润从2014年的4.3亿人民币,下滑至2019年的3千万元。最近三年净利润倒退,股本回报率及净利润下降。缺乏基本面支持的公司不值得抄底。”颜招骏认为。
此外,瑞幸的营收数据主动造假问题,不仅将使自己面临高额索赔和罚款,也将使其他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信誉受到影响。
瑞幸成也“数据”,败也“数据”。财务造假行为会进一步削弱中概股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形象。中资企业未来想从国际投资者、私募基金上拿到资本,或在国际市场上市可能会更难。
来源:新京报、界面新闻、上海证券报、《中国企业家》杂志、《财经》杂志
编辑:许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