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与民生福祉和经济稳定休戚相关。9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苏州金融监管分局正确把握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坚持“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联动有关部门创新推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协调机制“六项举措”,切实推动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截至目前,苏州“白名单”项目171个,已审批同意金额超1000亿元,累计放款金额超800亿元,审批及放款金额均居全省前列。
为确保协调机制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苏州金融监管分局联合苏州市住建局等部门制定苏州市保交房工作总体方案,牵头制定苏州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职责,理顺“白名单”项目生成流程,细化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动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在协调机制加快落实的过程中,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保交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先后会同住建、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协调解决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转移、开发资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行政许可办理等事项,多部门“同题共答”,力促项目满足融资条件,提高项目融资对接效率。
为将更多的优质项目纳入到金融支持范围,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压紧压实主办银行责任,部署银行机构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绿色通道、单列授信额度、落实尽职免责要求、加强资金封闭管理,全力推动协调机制高效运行。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陈德状表示,在苏州金融监管分局的引导和支持下,该行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推进保交房取得积极成效:“我们银行高度重视、快速响应、深度融入,一方面强化资源保障,主动对接‘白名单’项目,推动项目快审快放、应贷尽贷;另一方面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协助其加快办理行政许可等事项,促进房地产项目正常开发建设交付。”
该行审核类“白名单”项目中共涉及4批次9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审批,项目落地率100%。随着房地产“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该行的房地产信贷投放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审批项目持续增加。近期,该行新审批开发贷项目8个,涉及融资需求超50亿元。
协调机制有利于促进信贷资金更加快速直达企业,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升金融支持运行质效。“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多次会同市县住建部门组织我们银行和房地产企业一起坐下来圆桌协商,把需要协调的问题项目一一摆出来,对照着‘白名单’项目‘5+5’准入条件和标准,现场面对面逐一解决每个项目的不同问题。”谈及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指导,陈德状如是说。在他看来,自苏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以来,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房地产企业,大家目标更加统一、信息更加公开、管理更加规范、协同更加紧密,形成“多向奔赴”的有利局面,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大家的目标一致,为的是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
“尤其是对一些项目遇到特殊节点需要赶工期时的资金需求,我们会开通相应的绿色通道,及时审核放款,保障项目按序时进度加快建设。”陈德状表示,通过对房地产项目的精准“输血”,有序推进其正常开发建设和交付,实现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
为全力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苏州金融监管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赴银行和项目现场督导调研,了解项目建设、融资支持、需协调事项等情况,先后20余次召集银行机构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推进会、调度会,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力度。同时,建立“白名单”跟踪台账,动态实时紧盯审批进展、投放进度等情况,以日监测、周通报、月研判等工作机制压实主办银行责任。
在“白名单”政策和相关机制的推动下,不少优质房地产项目得以快速获得融资支持。位于昆山市周市镇的“海玥云庭”项目由当地民营企业江苏喆源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24年4月纳入“白名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1亿元,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度已达85%。
江苏喆源置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昕表示,协调机制不仅为项目建设带来了资金“及时雨”,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银企互信:“如果没有相应机制的话,可能放款会比较慢,如果我们仅用后续销售回款来支付工程款项的话,项目建设不可能那么及时高效。另外,银行在贷款全流程管理方面也优化了相关流程,帮我们规避了相应风险。”
为有力防范金融风险,苏州金融监管分局依托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指导各市县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严格对照“5+5”的条件和标准进行项目审核把关,保证“白名单”项目质量,分类分批做好“白名单”项目筛选、审核、推送工作,坚持“成熟一批、推送一批”,力争合规项目能早尽早进入“白名单”。不仅要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还要打通融资落地的堵点,加大问题项目修复力度。该分局累计推动6个问题项目修复后纳入“白名单”,其中1个项目被国家专班选为修复典型案例,在全国层面进行经验分享。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紧密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最新形势变化作出的探索和创新,也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不仅有利于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苏州金融监管分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苏州金融监管分局将进一步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全力支持打好保交房攻坚战,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最新数据显示,苏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已经由负转正,并持续保持正增长。11月,苏州新房成交超1万套,同比增长17.5%、环比增长27.6%。
(文/赵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