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雪娇
“当世界发生底层变革的时候,通常是悄无声息的,越是底层变革,越挑战人们习以为常的认知。人跟不上时代,没有别的问题,只因为你对原有世界的规则太熟悉了,当新规则来临的时候,你会习惯性拿老规则套新规则,最后被时代抛弃。”
按照套路,后面一般会介绍保健型产品或是直销产品了吧?其实都不是,这段话是某区块链加速器创始人的自我介绍。趁着春节的火热氛围,币圈趁势而起,各种代币层出不穷,不过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媒体宣传出现两极分化的声音,这些币圈大佬对代币发行三缄其口,涉及采访会更加谨慎,因此探索币圈的过程变得格外有趣。
炒币众生相
股神巴菲特曾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句话曾被投资者奉为经典的格言,不过大部分炒币者似乎只记得后半句。
李文星是一名普通白领,北漂一族,之前是典型的“三无”青年,无房无车无贷一身轻,日子过得平淡惬意。2011年,通过与朋友聊天,李文星接触到比特币,听着对方神乎其神的描述,他便跟朋友打了个赌,买了300枚单价3美元的比特币,后来价格直冲云霄,李文星赚得盆满钵满。
2013年底,比特币遭遇第一次“滑铁卢”,币价从8000多元人民币骤跌至1000多元,本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李文星趁势又购买了500枚,在区块链行业熬过寒冬之际,李文星已经被币圈封神。
他开始变得忙碌,辞去原本的工作,忙着跑会议,成为座上宾,忙着出书,标榜成功生活。现在李文星对区块链概念倒背如流,可是面对崇拜者的接连提问,他也时常犯糊涂,只能将看到、听到却没有实践过的项目讲给他们,因为他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只需要给他们想听到的,然后和最初几个圈内的朋友分享,当作饭后的谈资。
在现实生活中,李文星们数量不多,极为稀少,即使经历不够,也可包装成那样,画好这个梦,才会有更多“掘金匠”想要加入这个圈子。
“你知道π币(派币)吗?像你们记者应该对区块链比较熟悉,我以后能不能跟你多打听点这方面的消息?”通过朋友介绍,《经济》记者与王萌取得了联系。王萌不仅自己投入资金购买了派币,还拉动身边的家人朋友投入五六百万元的资金。但去年9月,派币的价格跌入谷底,投资者损失惨重,无处维权。王萌的经历也令记者重新认识了此类虚拟货币。
号称拥有政府背书的派币,其实上是打着虚拟货币资金盘的传销组织,在仅有的网页介绍中,记者找到了拥有最终解释权的东莞赢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查找后发现,这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主要产品有高配置新能源汽车、磁悬浮无线充电器、隐形智能门锁等高科技产品。
仔细调查就会发现这家公司与区块链不搭边,却依旧能吸引像王萌这样的普通消费者,那么,号称以区块链技术为背景的虚拟货币到底怎样吸引到普通的投资者呢?
割“韭菜”不易,且割且珍惜
2017年上半年,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当圈内还在煞有其事地讨论ICO时,9月ICO项目便被国家七部门紧急叫停,原因是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
“割一茬‘韭菜’成本是多少?取决于外包团队的价格。”厦门区块分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必梁是这样向《经济》记者介绍这个畸形的币圈。在区块链的革命浪潮下,ICO似乎成为难以为继的创业者最后的救命稻草。
据介绍,圈内拥有一批完整的产业链,发行代币只需要寻找一个听上去与区块链沾边的项目、发行白皮书、注册公司、律师认证、打点顾问、用巨额的代币费撬开交易所的许可、打点媒体的一条龙服务。在实现这些之前,需要私募到足够的资金,找到圈内“大佬”站台,不愁“韭菜”不来。
不过,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也很容易让人输得难以翻身。监管大网收紧后,很多大佬闻风退场,趁势捞金的成本越来越高,面对赤裸裸的现实,仍有一批人前赴后继地走上ICO 的不归路,成为冒险者的游戏,最终留下一地鸡毛,“留下”投资者暗自流泪。
Arts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艺术品流通、鉴赏等方面的项目。伴随着项目抄袭的争议,2017年1月8日,Arts还是赶上前批ICO的快车,众筹价为0.66元,代币发行总量为10亿元。
1月20日,Arts在澳洲U网一上线,就遭遇破发,当日即跌破发行价,目前价格为0.12元,由此也引发了投资者要求项目方退币的风潮。由于交易所选在国外,信息并不顺畅,直到媒体因团队内部争执,事态严重后才获悉此事,进行曝光。
类似想大捞一笔的公司越来越多,背景根本不值得推敲,他们甚至没有成立公司,主要靠包装一个区块链无所不能的好概念,来忽悠外行众筹投资。他们缺少历史成绩,更谈不上在GitHub上查询项目代码进度,团队也都是2017年才接触区块链的新手。
短短几个月过后,空气币就露出了诈骗的马脚,被媒体报道接连曝光。Arts项目的创始人之一蒋杰在与众多投资人协商退币等补偿措施无果的情况下被联合举报,并且被投资人送进了北京金融局信访办公室。
最终监管部门内部已将此事定性为“金融诈骗”。据不完全统计,空气币涉案金额约 2.6 亿元人民币。
北京众鑫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郭勤贵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参与炒币的行为属于风险投资行为,不涉及违法问题,但是发行代币不同,这与炒币规模无关,在国内涉及违法犯罪,需要有关部门鉴定性质。
“市面上的各种代币,可以用比特币作为参考,一般‘传销币’没有开放源码,产生币的速度、数量都由企业或平台操纵,只要平台开发者愿意,这种币可以无限增发,其中区块链技术运用就显得‘多此一举’”。郭勤贵补充道。
即使ICO昙花一现,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野蛮生长,在暴利和投机心理的驱使下,只要交易平台的海外交易机制还在,ICO就不会完全消失,在这方面监管部门显然没有对国内ICO的“一刀切”来得容易,还需要进行突破。
区块链培训也火了
区块链火了,与之相关的衍生品也火了。近日,媒体报道区块链第三方服务火热,培训费用高昂,能达到8万/人。果然站在风口,想不赚钱都有些难,关于区块链的培训班真的这么火了?
肖虎是广州一家某区块链服务平台的员工,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过年回来上班,趁着区块链的热度,公司每个人忙到停不下来,不过大家还是捕捉到了区块链培训火热的新闻。周一例会大家就在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人提议:“平台有那么多优质的资源,我们联系三四位圈内大佬,找个场地,也搞一场区块链培训,肯定不比外面做得差,而且成本不高,即便只招到几个人,培训费几万元,还是会有盈利。”
于是,公司上下各司其职,很快进入到会务筹备阶段。肖虎笑言,一开始大家对会议信心满满,又是找国外导师,又是筛选嘉宾,争取把会议做得与众不同,嘉宾要兼顾国际化和专业性,场地挑选也是要找高级有格调,最后前前后后就投入了15万元,会议主题设定为“顶级区块链闭门会议”。
既然是高端会议,票价肯定要有所体现,几万块钱的培训费太高调,怕是只来一两个人报名,场面就太尴尬,价格定低了,成本又不划算。老板思前想后,干脆定为9800元,数字吉利,价格实惠,大家都表示认同,仿佛看到了自己拿到奖金的时刻。
万事俱备,只差人来,公司活动链接上线,每个人都积极主动的转发,期待着一大波学员的到来。可是等了3天,后台报名人数显示为0,老板最后拍板,价格再降一降,于是高端会议从9800元一路降到2800元,终于有两人报名了。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难不成新闻里都是骗人的?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靠培训致富的梦想破灭了,那就只为人气,也要把活动做起来。最终价格活生生调到99元和49元两个档次。
肖虎的叙述令人忍俊不禁。记者联系了一些专家,试图了解他们的参会体验。
区块链工场创始人于小镭告诉《经济》记者,他虽然参加的会议不多,但是主讲人水平参差不齐是真的。说来说去,区块链技术没解释清楚,只发现人们不断为其“光圈”上色。
杭州道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淮创业大学校长于旭东告诉《经济》记者,有一次他受会议主办方邀请参加活动,一进去就傻眼了,本来定为农业扶贫产业的会议,结果那家公司实际上是打着农业区块链的幌子做传销。“会场像是开庆功大会,我趁公司老板不注意,从后门跑了。”
区块链培训到底火不火呢?它很火,因为传销组织都盯上了它;它又不火,因为似乎没人能说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儿。
媒体人跳槽频出
如今从传统媒体跳出来做自媒体已经不是个别现象,需求可以创造市场,市场也可创造需求。在区块链的熊市下,媒体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打开朋友圈,总会看到好友分享区块链的文章。细看下去,微信公众号名称里含有“链、币、财经”字样的自媒体很多,让人眼花缭乱,深入了解后,不禁让人感叹,圈子水很深。
因为参加过几场区块链会议,难免遇到同行会交流几句,留下联系方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记者被莫名地拉进了区块链媒体群,每天群里会出现区块链的相关文章,也会有一些固定的安排,比如晚上8点会有区块链项目创始人进行项目介绍和交流,活跃异常。王雪(化名)就是记者在群里认识的同行。
去年10月,王雪就从深圳的第一财经离职,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媒体经验丰富的她,出来后就被很多区块链行业者关注。不过从一开始,王雪就被某区块链平台挖角,除了经营公众号外,王雪还成为了该平台的宣传总监。
“其实这份工作比之前轻松,毕竟区块链作为新兴事物,公众对它的关注度挺高的,写得好不愁阅读量。”王雪对自己文章的质量要求严格,因为文笔好,尺度把握适当,所有科普文章,尤其是软文稿,客户都很满意。
至于费用,王雪并没有明确告诉记者,“大体上足够吸引人就是了”。
据吴必梁透露,传统媒体对区块链报道较为严谨,不会为项目做任何宣传,因此从传统媒体或大媒体平台跳槽的人力资源很宝贵,尤其是有经验的媒体人。比如,现在发行代币,资金充足的投机者想要闯一闯,如果代币成功登上交易所,宣传费必不可少。吴必梁表示,炒币者投入上亿的宣传经费都不会夸张,所以可以理解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关注这个行业。
“我认识一位女孩子,据说从知名卫视跳槽,长得漂亮又有能力,在新加坡做区块链项目,现在身价上亿。”类似这样的例子记者在媒体圈听过很多,亲眼看过的人太少,不禁要画一个疑问号,钱真的可以赚得那么容易吗?
记者以跳槽为由,联系到群里比较活跃的成员,即在碳链价值平台任职的王立新。了解记者的资历和需求后,王立新坦言:“区块链行业是风口,但工资不一定都很高,尤其是普通员工职位,可如果你去币圈媒体,待遇就可以好很多。想要在区块链领域求职,除非你能把全部精力投入,比如运营公众号,否则不如兼职,写写文章,抽时间参加一些会议。当然,选对平台很重要。”
从《经济》记者接触的例子来看,似乎尚不能断定币圈是骗局还是闹剧。如今,币圈的热度逐渐降低,区块链又紧追上来,值得反复思考的地方太多。
比特币的前世今生
2008年
10月31日,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密码学邮件组发表了题为《比特币: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阐述了一种新的电子现金系统,用户可以直接交易,无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
2009年
1月3日,比特币区块链的第一个区块(称为创世区块)诞生,由中本聪创造。一周后,中本聪发送了十个比特币给密码学家哈尔·芬 尼(Hal Finney),这成为了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次交易。
2010年
2月6日,世界上第一个比特币交易所 Bitcoin Market 成立,创建者是Bitcointalk 的用户“dwdollar”。但同年 6 月,该交易所在遭受了 Paypal 欺诈之后,取消了Paypal支付选项。这也导致用户流失严重,交易量迅速下降,被后起之秀 MtGox 超越,并最终关闭。
8月15日,黑客利用大整数溢出漏洞,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第 74638 个区块上创造了 184467440737.09551616 个比特币。5 个小时之内,比特币网络核心开发人员发现这一问题后,紧急发布了比特币补丁版本。随后,比特币区块链成功进行了硬分叉,化险为夷。
5月2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程序设计员拉斯洛·豪涅茨(Laszlo Hanyecz)花了 10000 比特币买了两个披萨,这被认为是第一次有人用比特币购买现实商品。后来,5 月 22 日被定为”比特币披萨日“。
2011年
5月,为全球商家提供比特币支付服务的 Bitpay 成立,商户收到消费者支付的比特币后,通过 Bitpay把比特币兑换成自己使用的货币,并向 Bitpay 支付0.99% 的手续费。
2013年
8月20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认为,比特币是一种私人货币,并准许比特币用于商业用途和私人交易。Bafin 是全球首个承认比特币合法地位的政府机关。
2014年
2月,当时最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MtGox 发布公告,称价值4.5亿美元的85万个比特币和2700万美元现金被盗,并申请破产。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 布特林无法说服比特币网络更改脚本语言,转而召集其他开发者开发更为通用的区块链社区,让所有的开发者都能在上面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块链延伸应用,也就是后来的以太坊网络。
2015年
1月26日,比特币公司 Coinbase 创建了美国第一家持有正规牌照的比特币交易所。Coinbase 交易所声称,他们为个人和机构提供比特币的交易服务。专业人士称,Coinbase 交易所为比特币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合法性。8月,全球约有16万家商户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已经可以用比特币购买。5月,以太坊网络第一个公开测试版上线,命名为”奥林匹克“。参与者对以太坊网络进行测试,并获得以太币奖励。随后,以太坊网络陆续发布了系统更稳定、性能更优异的Frontier版和Homestead版本。
2016年
大型比特币交易所BitFinex成立, 总部设在中国香港。8月,Bitfinex 遭受黑客攻击,12万个比特币被盗。随后,多家银行中断了与Bitfinex 的合作。比特币价格在2017年的全年上涨幅度达到1340.74%,最高上涨幅度达到1900%。在圣诞节前,比特币的交易价格首次突破20000美元。
2017年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官方机构在中国叫停首次代币发行(ICO)融资,随后,中国国内的电子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停止交易业务;9月29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币融资;美国证交会7月表示ICO可被视为证券并受联邦监管,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也公告ICO”风险很高“,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出台了针对 ICO 的措施。10月,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远客云“硬件,用户可以将根据分享的带宽和存储资源获得的”玩客币“(虚拟货币)存储在”玩客币钱包“中。
12月9日,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玩客币“正式更名为”链克“,将”玩客币钱包“正式更名为”链克口袋“,并于12月14日上线实名制认证功能。
2018年
1月12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称,随着各地 ICO 项目逐步完成清退,以发行迅雷”链克“为代表,一种名为”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