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财 经 >> 浏览文章

投资非洲能否成为日本经济的“新出路”?

2019-11-07 来源:经济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晓伟   加入收藏
 日本对非洲投资的历程和兴趣渐浓。尽管过程曲折,但日本对非洲投资似乎已经坚定了“信念”,轻易不会改变。对非洲而言,多一个日本这样的国家来投资,是好事;对日本而言,投资非洲也称得上是一桩“好买卖”。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第七届TICAD(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开幕式演讲中提到日本未来对非援助的具体计划时,特别强调了“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且会议通过了成果文件《横滨宣言》及行动方案。在本国经济温和增长且中长期风险与挑战具存的背景下,投资非洲或许会成为日本经济的新出路。
 
  温和增长掩盖不住挑战
 
  2019年上半年,日本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态势。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2019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环比增长0.4%,按年率换算增长1.8%,连续3个季度实现增长。其中,个人消费和设备投资保持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日本个人消费比一季度增长0.6%,远高于第一季度0.1%的增速。设备投资比上一季度增长1.5%,内需为经济增长贡献了0.7%,成为拉动日本经济总体增长的主要动力。
 
  尽管如此,日本央行公布的6月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制造企业景气判断指数为7,较3月上旬的调查结果下跌5点,连续两个季度恶化。日本内阁府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7月,日本不含船舶和电力的核心机械订单额实际环比下降6.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出口仍呈持续乏力状态。2019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出口比上一季度减少0.1%,连续两个季度减少。在新一季度《经济和物价形势展望》报告中,日本央行将2019财年日本的经济增速由4月份预计的0.8%下调至0.7%,这是继今年4月之后,日本央行再次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此外,8月份,日本剔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5%,涨幅为两年新低,且远低于2%的通胀目标。
 
  日本经济的温和增长主要得益于“超长假期”带来的消费刺激,以及去年自然灾害后的反弹。长期来看,在消费税率提升、外部环境恶化、增长动能不足等短期和中长期风险因素作用下,日本央行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捉襟见肘,难以继续通过扩大宽松规模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进军”非洲的脚步毫未减弱
 
  TICAD于1993年在日本首次召开,旨在通过提供东亚发展经验,提升非洲发展水平。不过随着日本面临的国内外政策的变化,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对日本的意义也发生了较大转变。日本期待通过支持非洲的发展,实现本国的政治和经济意图。《横滨宣言》重申TICAD的三大支柱—经济、社会、和平与稳定,提出今后三年日本对非民间投资达到200亿美元,六年内将帮助非洲培养3000名经营和技术人才,让300万非洲民众享受到基础医疗和保障服务。
 
  《横滨宣言》还提到日本将成立非洲商业委员会,期望通过公私伙伴关系促进日本企业在非业务。在保障日本企业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非洲投资和贸易促进基金将为其提供融资。另外,相关援助和合作还涉及数字经济、非洲蓝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减灾和人道主义援助等多方面内容。
 
  在《日本外交蓝皮书2019》中,日本外相表示,日本将通过“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强互联互通,以实现连接亚洲和非洲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并为非盟《2063年议程》中“实现非洲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支持。
 
  在日本国内经济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日本仍加码对非投资,并强调对非进行所谓“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确保非洲“债务可持续”。除了区别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外,此举更彰显了日本对非洲重视程度的提升。
 
   非洲市场潜力巨大
 
  非洲巨大的经济潜力被日本视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新出路”。
 
  在中美贸易摩擦、世界市场收缩的影响下,本就乏善可陈的日本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正在加剧。相比之下,非洲经济的发展活力使日本看到了一个可以提振本国经济的“新出路”,且其积极影响前景可期。
 
  非洲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耕地和自然资源。这一世界性资源宝库不仅可用于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对建立和发展新兴产业也至关重要,比如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基金工程等为代表的第五次科技革命。因此,对于资源较为匮乏且强调技术发展的日本来说,非洲顺应并可能引导未来的全球技术发展趋势。
 
  非洲的“人口红利”同样是世界的消费潜力。非洲是最年轻的大陆,人口超过10亿,其人口和劳动力大军正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长。非洲中产阶级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收入的不断增长产生了3亿中产人群。可以说,当代非洲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景的消费市场。非洲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不断变化的食品模式将创造新的经济机会。到2030年,农业和农业综合企业的产值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该大陆是吸引投资者的目的地,是本地和国际生产的食品、商品和服务的巨大消费市场。日本认为非洲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在对华出口疲软、日韩贸易摩擦的窘境中,日本无疑会认为非洲是突破口。
 
  良好的经济表现和前景明朗的非洲统一市场,可为日本企业提供发展机会。2003-2018年,非洲经济年平均增长4.7%,有8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2018年,44国非洲自贸区(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ACFTA)签订,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FTA诞生了。国际协力银行分析认为,对于非洲而言,通过替代进口来推动产业培育,进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实施大规模农业项目和构筑粮食供应链,来规避人口爆炸式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改善以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为主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商务环境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该地区的三大挑战,也是日本企业的商机。因此,国际协力银行在第三期中期经营计划(2018-2020年度)中,把非洲定位成“经济未开发地区”之一,决定通过积极的冒险措施,致力于支持日本企业在非洲拓展事业。
 
  日本还希望通过加大对非投入,平衡中国在非影响力。《横滨宣言》提出对“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保持“善意的留意”,强调欢迎二十国集团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务透明性和可持续原则,并强调加大对非“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且不管日本是否“含沙射影”地指责中国对非投资和在非建设,单从客观事实层面看,日本对非政策难免夹杂一些与中国进行外交和经济竞争的思维。日本对中国在非洲累积的巨大影响力有较强的危机感,它希望通过本国颇受好评的民间方式加大对非投入,以平衡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碾压式”影响。长期来讲,对于“未来可塑”的非洲大陆,日本希望推动形成有关非洲地区事务的国际性制度与规范。
 
  从地缘政治上看,非洲是欧洲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之间的战略利益分割器和桥梁,它不仅是欧洲维持当今国际地位、避免沦落至区域玩家的唯一希望和条件,同样也是日本谋求重要国际地位的主要依托。对日本构建以本国为中心、实现“印太构想”的目标而言,非洲实乃一个重要的合作方。
 
  (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晓伟)
 
0
上一篇: 孙岩峰:暴力或为拉美各国带来示范效应
下一篇:久脱不决干扰经贸,澳向英国和欧盟请求赔偿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