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笔者从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榆树泉煤矿了解到,该矿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模式,通过上好技术帮教、实践操作、现场施教、警示教育、思想教育“安全课”,使安全课堂不断线,切实增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上好技术帮教课。该矿本着服务区队、指导区队的原则,提前收集井下现场工作需要,开展“送技术到区队”活动,实现了培训的灵活性。每月将巷道支护设计、产品类型、现场安装、检测和质量保证以及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内容进行详解,将区队所需、员工所想的技术、技能、规范、标准、方法、措施等送到一线区队。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和老工人做好传帮带工作,手把手帮助新职工,使他们理解和牢记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员工井下安全操作技能,实现了井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深受广大员工好评,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上好实践操作课。该矿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培训与实践的契合点,特殊岗位工种除进行理论培训外,还在地面模拟实操培训基地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怎样做好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及现场操作演练,对现场操作不到位的人员直接提出整改意见。培训办就培训人员的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站位等学习内容进行不定期抽查考核,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上好现场施教课。该矿针对井下战线长、人员分散的特点,积极推行“走动式”教育培训模式,将安全培训延伸到井下生产现场,变班前理论学习为现场施教,变书面考试为现场答题,增强了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矿要求跟班领导、安检员等不定时针对现场实际情况,抽查井下各区域职工学习培训情况,将抽查结果与职工绩效工资挂钩,调动了职工学安全知识、学制度措施的积极性。
上好警示教育课。该矿通过“三违人员上讲台”活动,用一桩桩、一件件详实、鲜活、生动的案例,感染人、教育人、警醒人。时刻为大家敲响安全警钟,让大家在故事中思索、警醒、顿悟。同时该矿还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电脑、投影仪、电视等载体,将事故案例分析、“三违”人员分析等资料做成电子文档、幻灯片和安全警示教育片,让职工们时刻牢记安全,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安全人。
上好思想教育课。该矿大力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安全确认制,利用班前班后会等途径大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突出学法律法规、学规程、学标准,向职工灌输安全思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重点加强对在岗职工思想隐患排查,重点对安全意识淡薄、情绪不稳定等安全管理方面不放心的人员进行排查,及时进行交流谈心,努力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实现安全。充分利用安全文化长廊、安全微信、警示教育等宣传形式,提醒职工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营造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氛围。(徐景涛)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河南能源新疆公司榆树泉煤矿:四个“突出”激发矿井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