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是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强化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是5月27日榆树泉煤矿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京民在调度会上讲到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矿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充分激活班组“细胞”,发挥班组职能作用,积极维护职工健康和安全,打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压舱石,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示范引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在班组建设中,该矿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围绕素质提升、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重点工作,通过标杆影响、评价引导、奖惩导向等方式,积极开展“班长先锋引领”的班组建设活动。
“我们在党员发展中优先考虑班组长,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要求他们在工作中身先士卒,起带头作用。”该矿第二党支部书记刘新佩说道。
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班长罗鹏为例,他扎采煤一线十余载,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在他的感召下,他们班的凝聚力极强,不论生产条件好坏,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全队干部职工顽强拼搏,敢于挑战,克服了重重困难,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多年来,以作风硬朗、能打能拼、不畏艰难而著称煤海,连续2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和新疆公司标杆班组。而在罗鹏的带领下,通过学习借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先进经验,努力打造“白国周”型班组,该班组无论在安全生产、班组建设,还是在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始终走在了矿井的前列。
制度约束促进规范养成
在示范引领的基础上,该矿制定了班组文化,用员工的共同承诺来引导、约束日常行为,同时出台和更新相关制度,构建了安全行为治理体系。
“这些制度的根基在班组,我们通过创建‘六型’班组,就是要把‘学习’与班组建设结合起来。”该矿安全健康环保科科长刘明松说道。
在班前会上,对设备、生产区域等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通过“我讲他听,群策群力”的方法进行预想、预防、管控,实现生产过程人、机、物、料的无缝衔接,从根源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实现安全生产的预控、可控和在控能力。
该矿还通过宣讲活动和竞赛激励等形式,推进班组行为规范化。以“贴近生活、贴近工作、贴近思想、贴近心灵”为原则,提升职工思想道德修养。通过举办“岗位描述”竞赛,从中评选出“六型”班组进行表彰奖励。
“从制度建设到创新管理模式,从行为治理管理体系到创建‘示范班组’,不仅解决了‘不知道’和‘不会干’的问题,更培养了人的安全行为养成。”该矿综采队队长刘杰说道。
而岗位描述作为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让职工主动学习、自觉提升素质的有效手段,更助推班组实现了“行为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目标。
柔性管理促进和谐稳定
面对如何进一步做真、做活、做强班组管理,该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姚金钟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及情感交流,从建构“刚性”管理制度升级为打造“柔性”管理环境,从班组技能提升、行为规范、创新驱动入手,抓住班组这块基石,将班组管理文化融汇至企业的血脉中。
在技能提升方面,该矿根据职工学习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脱贫”方案,通过日常“一对一”业务学习帮教,师带徒、逢查必考等手段,激发“后进”员工的学习潜能,逐步提高班组业务实战技能;在行为规范方面,对涉及安全学习、岗位描述、安全确认等班前会内容进行规范;在创新驱动方面,积极开展“六型班组”建设,搭建“党建+劳模+创新”平台,鼓励职工从日常工作入手,大胆改进和创新。(徐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