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苏南分公司承建的苏州荟同学校今年9月即将迎来开学。
全球第三所,中国第二所,继华盛顿、深圳之后,荟同学校坐落于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毗邻苏州高铁北站,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校总建筑面积约 1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 7.4万平方米(约合 112 亩),涵盖了从幼儿园、小学部、中学部,以及体育中心、演艺中心、学生宿舍楼等六个建筑部分,中建八局铁军助力教育设施项目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筑以为学”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荟同校园正方体的庭院建筑,空中花园景观,暗合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三个正方体建筑,寓意着城市的三盏灯笼,表达着启蒙思想,点亮求知,探索真理。高低错落、层层递进的空间布局,高度借鉴了江南一带建筑群排布,与苏州文化一脉相承。在这个寄宿制学校里,有百老汇级别的演艺中心、3个赛事级别的体育场馆、水上运动中心、400米跑道的体育场、大型图书馆及多个先进交互式学习空间。5月28日,荟同学校举办了校园开放日体验活动,家长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荟同学校项目已经获得江苏省安全文明施工工地,未来,荟同学校项目还将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和鲁班奖。
BIM技术为项目“量体”
技术引领是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建设过程中,项目团体始终注重绿色技术高效建造,充分运用BIM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排布与深化设计,对于公共走道、机房、屋面等重点区域,综合考虑专业工程需求,合理布置管线,保证吊顶标高符合建设单位要求,以满足装饰效果。”据项目总工刘彧西介绍。
“装配式”得到了充分运用
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者创新性地将“装配式”这一模式应用到了建筑上。通过将各类支吊架、综合支吊架、空调水管道、给水管道、消防给水管道、风管等拟采用工厂化预制技术,通过BIM技术做管线综合排布,生成管线单线图,交付预制场加工预制,现场组装。
项目负责人郑雯雯自豪的说到,“通过这一模式创新,有效解决了现场加工场地受限、生产环境差、加工噪音高、交叉施工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现场也不需要进行切割、焊接作业,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垃圾。”
荟同学校实景图
激光整平机施工技术广泛应用
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广泛使用了混凝土激光整平机施工技术。混凝土激光整平机具有施工速度快、减少侧模支拆量、自动化程度高和劳动强度小的优点。混凝土激光整平机等设备的应用,可实现大面积施工,减少大量的施工缝,保证混凝土强度,使地面整体性好,不易出现裂缝。
据项目生产经理印亮介绍,“利用混凝土激光整平机施工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比传统的梁式振动器方法提高功效3倍,节省人工40%,减少传统的操作人员50%,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荟萃中西,世界大同。荟同学校建成后,将成为推动优质教育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历时两年,在参建各方的努力下,苏州荟同学校将于2022年9月开学。作为一所“一校多区”的现代化学校,将为荟同全球教育网络翻开崭新的篇章,也将为苏州及长三角地区带来优质的现代化教育!(杨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