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行业资讯 >> 浏览文章

“赛”在基层 “艾”要清廉 “粽”只为民

2023-07-12 来源:极目新闻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端午佳节,人们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蒲、挂香囊,赛龙舟、忆屈原,体悟传统民俗,品味厚重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历史悠久的端午节,不仅是感受丰富文化内涵的机会,同时也是汲取奋进新征程不竭动力的机会。在每年的端午佳节,广大党员干部要赛赢基层奋斗的龙舟、插好廉洁自律的花环、包好为民服务的粽子,不负党和人民的“粽”望,用实际行动担起新时代使命。

赛一场“奋楫争先”的基层龙舟。传说屈原含恨投江,楚国人民因舍不得屈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讲究的是负责总指挥的“龙总”、掌舵领航定向的“舵手”、带节奏鼓士气的灵魂“鼓手”、具备经验和身体素质的“桨手”,大家默契配合、节奏一致,以强大的能力和巧妙的技巧夺取代表胜利的“锦标”。赛龙舟如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亦应如是。在基层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如同龙舟赛场一般强人辈出、竞争激烈,要站上领奖台就要以坚定的信念、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锐意进取、突破自我,在实干苦干中增长才干、锤炼本领。面对基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面对滚石上山、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要保持不喘气的定力、不歇脚的耐力、不松劲的活力,在群浪簇拥中挺立潮头、在栉风沐雨中砥砺前行、在竞相角逐中赶超跨越,以“不做末流、勇争第一”的“赛龙舟精神”和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赢下工作中的“龙舟赛”。

佩一束“扶正怯邪”的廉洁花环。悬艾叶扬正气,恪守清正廉洁。艾草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具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菖蒲形似利剑、能驱邪除疫,故每逢端午,家家户户以艾条、菖蒲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寓意辟邪驱虫、提神醒脑。“粽”情端午不“纵”心,过节不失“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党员干部要自觉插一束以党性为“艾条”、党纪为“菖蒲”的廉洁花环,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闻一闻花环的“清香”,时刻牢记驱“思想”之邪,做到检身自省,祛污除秽,涤荡正气,修身正己。常念屈原之高风亮节,牢记“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的嘱托,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是坦途大道还是荆棘密布,都始终佩戴好祛除私心杂念的“廉洁花环”,以“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盈余,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的磅礴力量,做到不逾矩、不踩线、不越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才能做到“过节”而不是“过劫”。

包一颗“真材实料”的民心粽子。屈原投江后,百姓不忍江里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于是自发将粽子投入江中,后成为节俗流传下来。好的馅料是端午粽的“灵魂”,党员干部要想包好这一颗热乎乎的“民心粽子”,必须站在群众角度调好真材实料的“馅料”,选择担当作为的“奉献粽叶”,才能虽历经泡搓蒸煮不漏一点米粒,却粽香四溢。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给自己调配好“丰富馅料”,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孜孜不倦学习、领会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的沃土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做一枚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粽子”,才能经得起群众的挑挑拣拣,也不怕取下包装露出丰富的内心。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扣“群众”这一主体,把具体目标落到实处,在端午文化韵味中,在厚重精神滋养中,用一份共产党员用心、用力、用情包出的粽子,请群众品尝!(吴锦初)

推广

0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党员干部要学会“自我革命”
下一篇:“趁热打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