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年来,浙江杭州临安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积极顺应数字化改革大趋势,深度挖掘数据潜力价值,探索使用数字工具搭建应用,不断提升全员学数懂数用数水平,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
向数而行 借力数字工具搭建应用
大数据时代,一切用数据说话。如何运用数据一直是临安烟草探索的方向。2021年起,临安烟草组建数据分析项目团队,加强数字化工具运用,探索使用Dataphin、Quick BI分析数据,尝试向数据要答案、向数据要效益,并陆续培育了多个数据产品。
“数据分析是业务优化的引擎、是创新驱动的源泉,更是精准决策的依据,建好数据、管好数据、用好数据是我们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该局主要负责人傅建国对企业数字化发展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行进道路,总是呈螺旋式的上升过程。随着数字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很多基层员工又碰到了数字化“金点子”在落地过程中因编程学习门槛高、开发应用周期长而渐渐埋没的问题。为了能够顺利解决“基层用数研究难”这一问题,临安烟草又推进低代码自主研发开发,发动青年骨干们接触低代码研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已先后运用奥哲云枢、钉钉宜搭开发了“新客户入网”“智慧食堂建设”等10余项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也让员工充分体会到了基层数字化发展和研究的可行性。“以前总觉得数字化转型、场景应用开发对于我们基层人员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在接触到低代码这个新奇工具以后,我尝试着做了一个终端服务管理的自动化流转引擎,你还别说,我们业务人员在这项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已经大大下降了!”临安烟草基层市场部青年员工黄婉冰说道。
图为临安烟草骨干员工学习讨论数字看板的搭建与运维
如今,临安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数字化工具应用上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探索使用RPA软件机器人,鼓励业务骨干动手尝试使用RPA工具制作自动化流程,并在《打造网格化营销管理数智诊断体系》建设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有望实现营销管理工作的全流程机器人自动化执行,推进智慧营销向优上新。
搭平台 探索数字课题孵化应用
聚焦业务难点,搭建“实战练兵”的擂台一直是临安烟草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几年,临安烟草围绕核心业务和关键环节的工作难点堵点问题形成项目清单表,联动基层数字青年组建攻坚团队开展系列攻坚,通过擂台竞赛、业务比拼等方式,催生数字课题研究应用。
2021年起,临安烟草每年都会举办“数字节”,鼓励各部门、各年龄段员工参与,为所有员工提供数字比武擂台。三年来,借助“数字节”这一擂台,已经孵化出了19项数字应用,涵盖数字烟草基本理论、模型构建思路、数字工具应用等内容,极大激发了基层用数热情和数字转型认同。
图为临安烟草员工在数字节上发布数据产品
临安烟草也积极输出优秀数字应用场景和数字课题并参加行业内外评审,其中,一项基于数字化模型的质量管理成果获2022年度全国烟草行业评审一等奖;六项质量管理成果分别获省、市烟草系统评审一、二、三等奖;一项数字化创新项目在浙江省烟草系统内推广应用;一篇数字化研究论文入选中国烟草学会优秀论文汇编,三年间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一项项数字研究的成果,让员工深切体会到数字化发展的魅力所在,也在大家心中深埋一颗“用数”的火种,为不久的将来“全员共创”打下坚实基础。
人才赋能 激发数字发展内生动力
实现企业数字化发展,关键靠人。临安烟草不仅源源输出数字成果,更是在数字人才培育上下功夫。近年来,通过每年举办各类数字训练营活动,鼓励青年员工学习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引导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挖工作流程痛点难点,构建需求场景和思维导图,探索低代码开发平台在业务场景的应用。另外还创建了“青年夜学”培训模式,每周开课一晚,课间分享数字化转型前沿资讯、剖析优秀案例、学习数据应用。同时还以“众创空间”为支撑,辐射带动全局(分公司)数据创新工作分站,构建“1+7”众创空间联合体,挖掘人才潜力,鼓励创新人才。
几年努力下来,学数懂数用数的梯次化数字化人才队伍逐步形成。截至目前,该局(分公司)95名员工中,已有85人通过低代码初级认证,持证率达89.47%;5人通过中级认证,1人通过高级认证。
为了更好地激发“全员用数”积极性,临安烟草还探索应用“项目+积分+激励”人才培养模式,从创新、竞赛、数字化技能等维度出发设立12个指标,对员工的能力、实绩、贡献进行“积分赋值”,这种项目式历练、积分制激励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升队伍的数据生产力、融合创新力、核心竞争力。“‘项目+积分+激励’模式是人才培养有效机制,它对数字化人才除了有项目奖金等物质激励外,还注重长期激励、精神激励,如将参与并完成项目情况与长期发展、成长认定、职级晋升等方面进行结合,可以很好地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局人事部门负责人翁焕焕如是说。
下阶段,临安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深耕数字化改革沃土,紧密围绕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需求,向“数”而行、逐浪潮头,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文/崔希伟)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蔚能成功发行全球首支获气候债券认证的电动汽车电池绿色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