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生物医药 >> 浏览文章

曙光初现 道路漫长

2020-04-29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未知   加入收藏

    近日,北京宣武医院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慢性病、常见病的复诊患者可通过App在线问诊、预约复诊,医生线上提供诊疗方案、开具处方,患者可选择药品物流配送,足不出户,享受一站式在线诊疗服务。

    此前,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联合北京邮政,在16家北京市属重点医院推出快递送药到家服务。患者在门诊看完病后可以直接回家,药品将通过北京邮政快递从医院药房寄送到患者家中。此前,北京邮政曾推出中药饮片及代煎药配送到家服务,有效缓解了医院窗口服务,帮患者减少候药时间和往返医院次数。

    类似做法也出现在了天津等地。最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上线“互联网门诊”服务,患者把病情以图文或视频方式在线提交,通过文字和语音线上沟通,医生给患者提供诊疗建议,对复诊患者在线开具药品处方或检查单,患者线上支付药品费用,药品快递到家、检查结果线上查看。

    今年2月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开始提供免费送药上门服务,为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慢性病患者开药续方,线上购药、顺丰快递配送到家,缓解了非新冠患者在疫情期间的看病难问题。

    新冠疫情让许多行业都经受冲击,但互联网医药平台是例外之一。据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医药电商日活跃人数高峰接近150万人,同比增长超过10%。

    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是顺应群众期盼。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前不久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并将在试验区开展试点。这是继今年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接连发文鼓励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网上支付之后,国家再次出台有力支持政策。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对于我国互联网医疗来说,是一次突破和创新,需要在把握医疗特点、管控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尝试。

    事实上,现阶段的互联网医疗不是“云问诊”,而是“云复诊”。很多患者已经在实体医院就诊过,该做的检查化验都做了,网上复诊一方面是了解病情进展,一方面是开药、调药。更多的患者上“云端”是为了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手术,医生会告知患者择日转到实体医院就诊,如不能就诊应如何临时处理等等。

    未来互联网医疗还需面对很多具体的问题,例如平台如何接询,什么疾病可以预检分诊,如何与检查化验、线下手术、医保支付、处方开具、药品配送等环节衔接?又如,对专业医生提供的“网上便民门诊”等服务,能否赋予其更专业的规范和标准,真正进行预检分诊,实现分级诊疗,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医药电商虽然这几年快速发展,但一直没有与有关政府部门直接对话的行业组织。有专家表示,互联网医药领域要想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甚至接入医保,可以借鉴民营医院纳入医保的经验,一方面要做好行业自律,另一方面要努力帮助医保控费。
 
​    
    编辑:李雪娇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北京晚报、文汇报

   
 
0
上一篇: 动物防疫法大修,如何织密动物疫病防控法网?
下一篇:“云医疗”助力健康生活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