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产 业 >> 资讯 >> 浏览文章

河南省义马市:工业“转型升级” 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迈进

2021-12-23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河南省义马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区位、产业优势,牢固树立“工业立市、项目为王”的理念和“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识,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工业“三大改造”(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及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引领,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坚定不移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义马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迈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2021年8月12日,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牵头的联合方进行了年产10万吨PBT项目EPC总承包合同线上签约仪式,9月18日项目举行开工仪式;9月24日,义马市召开“一带一路”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中心项目规划方案汇报会,10月8日,国家级豫西煤炭储运中心义马市“一带一路”区域性大宗商品物流中心项目正式开工。这些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义马市转型升级、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为义马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动能,为义马市新时代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推动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行跑出“加速度”。

2021年1至9月份,义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2%,高于三门峡市平均增速(12.7%)1.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增速(4.2%)10.0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在三门峡六县(市、区)中位居前列。其中,代表高质量发展方向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8.6%,高新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38.9%。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8%、49.2%。

如今,沿着老310国道穿过义马市区,就能直观感受到这座豫西工业重镇的转变。曾经黑灰铺路、粉尘漫天,如今路面整洁、道畅树绿,机油、煤烟混合而成的传统工业化气息已荡然无存,城市在生机勃勃中更显亮丽宜居。

 “转型升级”的义马样板

河南能源开祥化工是义马的龙头企业,也是义马工业“转型升级”的样板。2021年1至9月,开祥化工实现利润4.3亿元,同比增幅280%;2000吨BDO(1,4—丁二醇)成功出口到韩国、巴西、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

河南省智能工厂——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鸟瞰

2011年,开祥化工新上的BDO项目建成投产之际,许多人对他们规划的从煤到纺织品的产业链条感到不可思议,但仅仅6年后,企业就攻克了纺丝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生产技术,成为华中地区首家能生产纺丝级PBT树脂的企业,实现了三门峡乃至河南省化工产业的重大突破。2021年9月18日正式开工的年产10万吨PBT项目投产后,义马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PBT生产基地。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祥化工在转型升级中深入谋划、敢想敢干,通过“三大改造”在提质增效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先后完成了循环水余压发电、废硫酸处理回收装置、废铜铋催化剂回收以及CO2资源化利用项目。其中,2017年9月建成投用的废硫酸处理回收装置,年节省危废处置及新鲜硫酸采购费用约1350万元;2019年建设完成的循环水余压发电项目,年节约电费约75万元左右;2020年9月建成运行废铜铋催化剂回收利用项目,每年可节省催化剂采购费用约600万元;实施的CO2资源化利用项目,将装置产生的CO2进行再回收利用,每年节约生产成本500万元。

在节能减排方面,开祥化工2018年建成投用6套VOCs治理装置,对57个无组织排放点进行收集和处置,目前装置运转率100%;2018年建成投用废水氟化物治理装置,针对煤气化氟离子废水进行处置,氟离子去除率90%以上,处置后废水满足排放标准;2019年开展了低温甲醇洗硫化氢深度治理项目,进一步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三废”;2021年将建成投用的乙炔装置扬尘综合治理项目,着力解决电石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在虚拟工厂下,偌大的工厂形似‘透明’,手指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完成对现代化工厂的近万台设备的实施监控……”开祥化工总工程师宁宗轲介绍。近年,开祥化工先后实施了“智能化+生产运行”“智能化+人力管控”“智能化+产供销”等多个智能化管控项目,各项生产成本和单耗均大幅减低,整体智能化协同效益每年约2亿元。2021年8月23日,开祥精细化工虚拟工厂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10月18日,开祥化工被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为“2021年河南省智能工厂”,标志着该公司智能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双丰收”的基础上,开祥化工正在逐步打造以BDO为主,PBT、PBS、PBAT为辅的多元化产品链条,配套建设多个集“绿色化、循环化、经济化”于一体的绿色发展项目,全力建设省内标杆型煤化工企业。

“三大改造”的厚积薄发

义马市高度重视“三大改造”工作。2021年以来,按照上级部署,他们引导企业抢抓“三大改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共实施44个项目,投资61.2亿元。“三大改造”的扎实成效,也让义马市前不久获得了三门峡市2021年“三大改造”暨5G、工业互联网项目专项奖励补助资金1610万元。

日常巡检

智能化方面有18个项目总投资3.7亿元,重点实施了开祥化工5G+智能工厂和常村煤矿、千秋煤矿智能化改造项目,鸿业化工控制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了亿群环保、瑞能化工、瑞辉新材料等企业“两化融合”贯标。绿色化改造方面有6个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重点实施了开祥化工乙炔扬尘综合治理、中车重装焊接烟尘系统改造等项目。技术改造方面有20个项目总投资56.6亿元,重点实施了开祥化工PBT、PBAT系列产品项目,中车重型装备轨道交通元器件二期、三期项目,复寿堂药业技术改造项目。

这些改造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中车重型装备就从中受益匪浅。

作为义马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中车重型装备通过“三大改造”,一方面全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提升轨道交通产品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一方面优化煤机产业结构,紧抓优势资源轻装上阵,深耕煤机维修、部件服务等业务,延伸煤机产业价值链纵深,让企业不仅实现了从单一煤机产品到“轨道+煤机”双轮驱动双翼发展的转变,也实现了从低端人工密集型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同时,已投入运行的智能(焊接)机器人项目,和正在逐步建立的数控加工中心,为企业以设备智能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发展“高精尖”产品、打造智能化工厂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上半年,中车重型装备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完成两套液压支架项目订单的交付,实现合同履约总额7000余万元,又成功收获云南市场4500多万元煤机综采装备合同订单。截至9月末,该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

近年,开祥化工、中车重型装备等骨干企业逆势而上、更大更强,羲和化工、鑫海新能源等新兴企业快速成长,天汇药业重获新生,义腾新能源破产重组加速推进。在一大批工业项目的支撑推动下,义马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困难形势下得到持续提升,“十三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1亿元,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13位。

随着“三大改造”的深入实施,义马市工业发展正呈现厚积薄发之势。

转型升级的长远谋划

义马市对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企业本身,还贯穿在项目引进、项目建设和发展谋划的方方面面。

2020年以来,义马市新引进和建成的一批项目,既贴合本地的资源禀赋、工业特色,也展现出绿色化、综合利用、高附加值等发展方向。河南千秋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醇基燃料项目,以煤化工废弃物杂醇为原料,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煤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义马煤化工产业集聚区资源绿色化、循环化综合利用。弘润化工年产1.2万吨有机酮、酸项目,产品主要用作染料中间体,2021年3月才开始试生产,销售额已经突破4512万元。河南羲和化工的产品是出口国外的高端农药及医药中间品,同时正在建设的脱硫剂生产线,是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废渣进行“变废为宝”的深加工,供给氧化铝企业。重组盘活的复寿堂药业已经拥有18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生产经营已步入正轨,市场反响良好,预计2021年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

在项目建设中,义马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万人助万企”等活动,组织企业服务工作组开展优质高效的企业服务,从要素保障、融资用工、政策争取,到设备调试、消防验收,把“店小二”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弘润化工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9个月。羲和化工负责人陈鲲扳着指头算着企业服务工作组帮助解决的各种难题,赞不绝口。

同时,义马市以羲和化工和复寿堂药业为支点,围绕成品药、医药中间体、医药原材料,正在谋划引进一批产值在10亿元左右的新项目,目标是打造产值超100亿元的新兴医药基地。

产值超千亿元的能源物流基地、全国重要的纺丝和可降解塑料基地、新兴医药基地,义马市正按照蓝图谋划产业链、引进新项目。在“转型升级”之后,义马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将更加持续有力,豫西煤城也将成为义马市的历史标签。 

图、文/三门峡日报社 郭元庆、义马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 高锋、三门峡鼎力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李双伟

0
上一篇: 打出组合拳 培育“小巨人”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