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倡导负责任金融理念 共建数字金融新生态”平行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研究专委会联合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发布《全球视野下中国数字金融素养研究》(以下简称“报告”)。蚂蚁集团副总裁、监事长周芸受邀参会并发言建议,消费者对金融产品认知不足容易导致决策困难,企业应该做好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者理解门槛。
“报告”显示,消费者的数字金融素养平均得分为70.4,其中金融知识平均分为69.2;不到四成消费者掌握分期利率知识,接近一半的消费者不能完全掌握隐私相关知识。
作为行业的参与者、见证者,周芸观察到,消费者金融决策能力往往依赖于自身金融知识水平,金融知识不足容易导致对金融产品的认知不足,造成消费者决策困难,作为企业,更应该做好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者理解门槛,便于做出更理性科学的决策。
图: 蚂蚁集团副总裁、监事长周芸
对此,蚂蚁集团从“做好一款产品介绍”出发,通过加强产品专业术语解释、风险提示等多手段,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知产品,做出更理性、科学决策。比如,蚂蚁尝试在保险产品中,增加第三方视角的精算师测评,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产品特性、比较不同产品权益,同时特别提示不同险种的风险点。
“报告”还显示,16-24岁年轻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数字金融素养较低,这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年)》中的结论一致。周芸也在发言中特别提到这一点,她认为“金融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的金融教育。”
近年来,蚂蚁集团持续关注提升“一老一少”人群的金融素养,联合高校专家开发了专业性青少年财商课程,纳入支付安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创新内容;积极支持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走进各地中小学校,以财商课程,兴趣班,课外小组等方式提升青少年财商意识与金融知识。走进全国乡村县域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陪伴式金融知识普及。截至目前,已累计已走进全国2800余个乡村,270余个县域,全国1000余所学校。
“金融素养的提升任重道远,也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监管的指导,社会各方的协力。”周芸表示,蚂蚁作为平台型企业,也将不断提升金融教育的广度,深度和精确度;积极探索创新科技,发挥技术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金融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