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由科大讯飞领衔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体现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的创新成就。
2019年8月29日,科技部制定并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在已批复的试验区中,合肥位居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起点高,起步早。尤其是近年来,合肥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算力基础+公共平台+产业”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
作为合肥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先后在复杂语音信号解耦建模、多语种共享建模、语音语义联合建模、国产异构硬件平台训练及推理加速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本次获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是指一系列能够处理和识别多种语言语音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语音翻译和方言处理等。该技术对于支撑人机交互、人类语言互通及国家安全等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前景广阔,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
在产业化方面,多语种智能语音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场景。例如,在教育场景中,利用该技术可实现语音交互教学、语言学习辅助等功能;在医疗场景中,可实现医疗咨询、病历录入和诊断建议等功能;在金融场景中,可实现自动化客户服务、金融咨询和交易等功能。
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上下游企业超2000家,丰富的融合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根据《合肥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合肥将支持“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大健康”“人工智能+公共安全”“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等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用示范场景、企业和园区。通过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实际效果的应用示范项目,合肥致力于进一步带动本地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未来,合肥将继续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部分内容来源:科大讯飞官网、《合肥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