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业 >> 资讯 >> 浏览文章

用文字魔法重构消费体验的永丰超市

2025-04-14 来源:天禄网   加入收藏

在安徽省安庆市华茂商城的二楼,一间以文字魔法重构消费场景的超市正悄然走红。永丰超市凭借其独特的体验营销模式,将传统零售空间转化为沉浸式情感剧场,让每个货架都成为与消费者对话的舞台。这种突破空间限制的消费体验创新,为实体商业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踏入永丰超市的瞬间,熟食区便以嗅觉为导购开启体验序章。刚出炉的糕点散发着焦糖与奶香的交响,捞汁小海鲜的鲜辣气息在空气中跳跃,这些刻意营造的“气味地标”形成独特的空间导航。不同于传统超市将生鲜区置于深处的设计逻辑,这里将最具感官冲击力的熟食前置,让消费者在步入超市的瞬间就被食物的温度所包裹。当顾客驻足于“捞汁小海鲜,嗨得停不住”的灯箱前,试吃台上点缀的姜汁蒜蓉已悄然完成味觉启蒙,采用多感官联动的设计,使消费行为从理性选择转向感性冲动。

蔬菜区的文案革命彻底打破了生鲜零售的刻板印象。老南瓜旁的“生活的甜都是自己给的”将食材转化为生活导师,莲藕的“装不下800个心眼”用网络热梗消解选购压力,西红柿的“脸红因为甜”则赋予蔬果拟人化魅力。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让沉默的农产品开口说话,构建起商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当西蓝花变身“绿色能量站”,当胡萝卜成为“熬夜护眼侠”,传统生鲜区的功能属性被彻底解构。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食材本身,更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期许。家庭主妇在挑选芹菜时,或许会对着“人生需要不断‘芹’勉”的标语会心一笑;年轻人驻足于辣椒货架前,“辣是生活的解药”的宣言恰好呼应了他们渴望刺激的内心。

巧克力陈列墙的运营逻辑展现了节日营销的维度突破。通过“感恩巧克力”“义理巧克力”等场景化分类,商家将单一商品裂变为情感载体。暖黄色向日葵与网红文案的搭配,使原本平面的货架成为立体情感剧场。当“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的经典台词遇上中国式人情世故,甜蜜的糖果便演化出无限社交可能。这种创新不仅停留在节日营销层面,更重新定义了商品的符号价值。教师节前夕,“桃李满天下”的巧克力礼盒将甜味转化为师生情谊的具象表达;中秋限定款月饼包装上的“月光所至皆是故乡”,让传统节令食品成为游子思乡的寄托。

零食区则通过场景再造完成对消费者记忆资产的变现。用阿尔卑斯糖砌墙、旺仔牛奶糖作门的"糖果屋"设计,激活了80、90后的童年记忆。海报中沙发薯片追剧的场景复刻,精准击中年青一代的宅文化痛点。当“世界上至为幸福的事,莫过于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的文案跃入眼帘,消费者购买的已不仅是零食,而是对无忧童年的短暂重温。这种时空折叠的陈列艺术,将简单的商品展示升华为情感疗愈空间。父母推着购物车经过时,会指着“AD钙奶墙”给孩子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年轻情侣在“辣条博物馆”前拍照打卡,用味觉记忆串联起不同代际的文化共鸣。零食货架变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光隧道,让怀旧情绪转化为消费动力。从慕斯蛋糕的“幸福形状论”到糖果区的“99次想你”,文字游戏与心理学原理深度融合。烘焙区“如果幸福有形状”的浪漫暗示,精准触发女性消费者的情感共振。这些精心设计的文案让理性消费防线在会心一笑间悄然瓦解。文案的力量不仅在于诱导消费,更在于构建品牌文化认同。当消费者将“生活的甜都是自己给的”南瓜文案拍照发到朋友圈,当年轻人模仿“心不够大,装不下800个心眼”的莲藕梗制作表情包,超市便完成了从卖场到文化符号的蜕变。这种用户自发的二次传播,让商业空间进化成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现场。

从嗅觉引导到文字共鸣,从场景营造到记忆唤醒,在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永丰超市的创新实践揭示了实体零售的破局之道。未来商业空间的竞争,将不仅仅是商品力的比拼,更是故事力的较量——谁能用更好的叙事打开消费者的心门,谁就能在零售革命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胡海燕)


0
上一篇: 美的发明净矿双水机,打造健康净饮高标准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