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湘潭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安排部署,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统筹推进民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全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方位推动政务诚信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加强对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不断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一方面,积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作用,采取“线上+线下”公开途径,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解读各类惠民政策。另一方面,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将重点领域如社会救助、养老服务、财政资金信息、承担的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将社会组织领域等级评估、养老机构等级评估结果、年检结果、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等及时发布,为老百姓掌握各类信息提供有效渠道。
全领域夯实信用基础 。将信用建设贯穿到民政领域各项工作中。推行社会救助领域告知承诺制,社会救助对象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对新申请对象做到“凡进必核”,对已享受对象进行年审,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切实增强社会救助对象诚信意识;落实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要求,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给与在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获得5A和4A的社会组织年检简化的激励措施,根据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运营补贴,助推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检查,指导慈善组织依法、规范、全面落实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将社会组织年检与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相衔接,对年检不合格的社会组织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将相关处罚记录同步推送至信用信息平台,此外,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整治等行动,规范社会组织行为,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全链条营造浓厚氛围 。将诚信宣传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保障,聚焦行政执法各环节,利用社会组织年检年报、主题党日活动、换届变更手续办理等重要时期,印制《湖南省社会信用条例》《信用修复告知书》等宣传折页,全方位、多渠道地向服务对象宣讲信用知识法规,深化了民政服务机构对社会信用信息、信用激励与约束、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社会信用体系内容的了解,推进了信用法治意识的普及,为信用体系建设赋能增效,助力民政领域信用建设步入“快车道”。(贺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