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由西安教育技术与网络学会主办的高校教改项目申报与教学成果奖凝练申报培训会议在西安圆满落幕。此次会议不仅吸引了众多高校教师参与,更邀请了三位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指导,针对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要点进行了精准剖析。此外,会议期间搭建的交流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的机会,对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伊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冯博琴教授发表了主题讲座,他以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基础,从“把握国奖关注点”、“凝练的重难点”、“展现成果亮点”、“教学成果凝炼的感悟”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学成果培育和成果奖申报的关键环节,通过关键词词频数据以及教学成果奖有关评审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冯教授以四个坚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引导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坚持示范引领”让与会者对编写申报书内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紧接着,冯教授通过分析高校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并鼓励教师们要勇于创新,强调了工作不等于成绩,成绩不等于成果,并对教学成果的特点给出了明确说明,强调了教学成果的持续性与深入性,指出成果的体现并非朝夕之功。随后,冯教授对教学成果中需要提出的问题为与会者做了具体的指导,强调在成果凝练过程中要注重问题导向,问题是教学成果撰写的核心,有问题才有成果内容、创新点和应用价值。最后,冯教授针对性地指出了申报材料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强调了在阐述成果时,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避免空泛与模糊。他的一番论述,如拨云见日,让在座教师们对于如何更好地呈现自己的教学成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冯教授还提醒大家,在申报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以期在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会议的第二环节,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教授,分享了他在教学成果奖申报方面的丰富经验,傅教授从教学研究的基本价值、教学研究的选题策略以及教学研究的申报立项三个方面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讲内容。首先,他明确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的内容。对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进行比较,强调作为高校教师二者同样重要,它们有着探索性与创新性,继承性与积累性的共同特征。傅教授又对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做了充分说明,明确教学研究是旨在发现、探索和解释教育教学现象,深化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并寻求其规律。傅教授进一步阐述,教学研究应关注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以解决实际教学难题为目标,才能在教学研究的选题策略上明确方向。接着傅教授提出,在撰写申报书时选题策略需紧跟时代脉搏,把握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教育实践,深入挖掘教学问题,从而确保成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申报书中涉及的研究内容、目标等方面,傅教授强调要从当今网络环境下群体差异特征、学习者认知特征、有效学习模式、学习推送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体现教学成果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并进一步举例说明,以实际案例剖析如何将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最后,傅教授详细阐述了申报书中其他内容的撰写要点,提醒大家要注意成果的实证性与推广性。
会议的第三环节,由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赵居礼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申报”的讲座。首先,赵教授结合近些年教学成果奖的各项数据以及国家级成果奖评审指标为与会者做了详细分析,指出教学成果奖的培育要有计划、有目标,对硬性要求与软性指标都要充分准备,阐述了成果的政治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示范性及推广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成果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成果的持续性影响和长期效益。接着。赵教授结合教学成果奖培育的“三个要素”、“七个原则”和“六个步骤”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三个要素”即“理论、实践、效果”;“七个原则”是“问题导向原则、项目依托原则、特色突出原则、协同培育原则、成果实践原则、总结推广原则、创新先进原则”;“六个步骤”为“团队合作、确定选题、制定方案、加强宣传、注重申报”。最后,赵教授再次针对成果奖的申报书书写进行了讲解,并通过往年获奖课题案例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此次培训会议对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进行了全面梳理,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申报经验。在会议的最后环节,来自一线的教师们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解决策略,进一步丰富了会议内容。这些经验的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教学成果培育的认识,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会者纷纷表示,要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果的示范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刘晓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