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花朝节”如约而至,当民俗盛会与“3·15”消费者权益日相遇,在这充满烟火气的集市里,武汉市新洲区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武汉新洲烟草”)以“普法进集市、服务到店堂”为主线,将法治宣传融入传统节日,为广大群众送去贴心法治“大餐”。
集市“摆摊”接地气,真假鉴别入民心
“您看这包烟,真烟拉带头切口平整,假烟边缘常有毛刺……”花朝节集市的“普法摊位”前,志愿者化身“鉴烟达人”,通过真假烟实物对比、喷码演示等方式,向过路群众传授“六步鉴烟法”。
(图:志愿者在为群众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
为了增添活动的趣味性,现场还设置了“火眼金睛”挑战赛。不少旁观群众跃跃欲试,纷纷上前参与,实践刚学到的鉴烟技巧。
一位参与群众感慨道:“以前买烟,我就只瞅瞅外包装,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么多门道。今天跟着学了这几招,以后买烟心里有底多了!”
走街串巷送手册,法治宣传“零距离”
“您家细伢儿要是看到这‘水果味’的电子烟,千万莫被迷惑咯!”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于集市摊位,向商户、消费者发放《电子烟风险提示》《卷烟消费维权指南》等宣传手册。
(图:志愿者在发放《卷烟消费维权指南》宣传手册)
志愿者还巧妙地将防骗口诀编成朗朗上口的民谣:“免费品吸莫贪心,陌生二维码要当心,保留小票护权益,12313记分明……”
考虑到部分老年群体在消费防骗方面的特殊需求,志愿者主动开展“一对一”贴心讲解服务,重点讲解“免费品吸”“扫码中奖”等新型售假套路。老人们听得专注,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并拉着志愿者的手,询问更多防骗知识。
入户普法强根基,诚信经营“护苗”行
“刘老板,可千万不能给细伢儿卖烟啊!一旦发现,后果可不堪设想。”在路口转角的“便民超市”里,志愿者孙艳祥反复强调道,“但凡看到像细伢儿的来买烟,可得多留个心眼儿,问清楚身份证号。”
在看到柜台上快褪色的“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标识后,孙艳祥先是将旧标识轻轻撕下,然后重新张贴上新的标识,“这标识都褪色成这样了,起不到啥提醒作用。咱换个崭新显眼的,娃儿一抬头就能撞见,效果可比您吼十句都管用。”
“不给未成年人售烟,这既是对他们负责,也是对咱自己的生意负责呐。”从辨别未成年人身份的实用技巧,到“向未成年人售烟”面临的严重后果,刘老板听着,不住点头,若有所思。
当花朝民俗的“烟火”邂逅“3.15”权益保护的“星火”,在这场春日的双向奔赴里,法律意识恰似绵绵“春雨”悄然无声地浸润着群众的心田,也为花朝节热闹欢腾的“烟火气”平添了不少“法”味。(文、图/桂真华、孙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