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经 >> 浏览文章

湖北汉川:粪堆长出万元田 蚯蚓爬出致富路

2025-07-02 来源:经济网 周毅   加入收藏

在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乡,曾经让村民头疼的牛粪,如今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依托牛粪养殖蚯蚓的特色产业,村民们不仅解决了环境难题,更从泥巴地里收获了“软黄金”,亩产值突破万元,书写出乡村致富的崭新篇章。

韩集乡俯视图。

牛粪之困:传统农乡的环境与生计难题

韩集乡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乡,村民们大多以种植水稻、小麦维持生计。此外,村边的鱼塘也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不少人承包鱼塘,养殖草鱼、鲫鱼等常见鱼种,还有小龙虾、螃蟹、莲藕等等。

过去,养殖户处理牛粪的方式十分粗放,随意将牛粪堆积在路边、沟渠旁。每到夏日,刺鼻的臭味弥漫乡间,蚊蝇成群飞舞,不仅严重破坏了乡村环境,还致使周边土壤板结、水体遭受污染——大量牛粪随雨水流入鱼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鱼类缺氧死亡,成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帮扶破局:特色产业的落地与成长

一次外出考察的契机,几位敢于尝试的村民发现,蚯蚓以牛粪等畜禽粪便为食,不仅能有效“消化”这些污染物,其产出的蚯蚓和蚯蚓粪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蚯蚓是水产、家禽养殖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饲料,蚯蚓粪则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天然有机肥。这一发现,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村民们的心,而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对口帮扶,更为产业的落地生根注入了强大动力。

挖掘蚯蚓。

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帮扶职能,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为解决村民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他们邀请农业专家深入韩集乡,开展多场蚯蚓养殖技术培训。

专家们走进田间地头,在养殖床旁手把手教学,详细讲解如何发酵牛粪、精准控制养殖床温湿度,以及科学投喂和采收蚯蚓的方法。面对产业启动的资金困境,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协助有养殖意愿的村民申请扶贫贷款,同时多方奔走,为蚯蚓养殖产业的起步筑牢了资金基础。

湖北沃农青蚯蚓养殖户王子林作为养殖带头人,率先在自家闲置空地搭建养殖床,将发酵处理后的牛粪铺设在床面,投放蚯蚓种苗。尽管养殖初期遭遇了蚯蚓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的困境,但在专业技术培训的助力下,村民们逐渐掌握了关键养殖技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韩集乡的蚯蚓养殖规模日益扩大,村民们成立了蚯蚓养殖合作社,统一进行种苗采购与产品销售,还购置专业设备优化牛粪处理流程,进一步提升了蚯蚓的品质。

王子林处理蚯蚓。

“软金”致富:产业兴旺带来乡村新貌

在打开销路方面,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队员们带着韩集乡的蚯蚓样品,主动走访周边渔具店、水产养殖场,积极介绍产品优势,成功与多家商户建立合作关系,让蚯蚓作为钓鱼饲料和渔产养殖原料顺利进入市场。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引导村民搭上电商快车,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线上销售培训,从产品图片拍摄、文案撰写,到订单处理、打包发货,全方位指导村民,帮助韩集乡的蚯蚓产品打开了线上销售市场。

打包蚯蚓。

如今走进韩集乡,再也看不到随意堆放的牛粪,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蚯蚓养殖床。王子林介绍,每亩养殖地每年能消耗数十吨牛粪,产出2000多斤蚯蚓,再加上蚯蚓粪带来的收益,亩产值轻松突破万元。靠着蚯蚓养殖,许多村民还清了债务,翻新了房屋,购置了车辆,曾经冷清的乡村重焕生机,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在今后的日子里,韩集乡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建设标准化蚯蚓养殖基地。在汉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持续帮扶下,韩集乡“牛粪变宝”的故事必将续写更多精彩篇章,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0
上一篇: “靶向普法”守护最需要的人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