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的晨光洒满天安门广场,雄壮的国歌裹挟着秋风掠过长安街,荧幕上受阅将士那如松的站姿、铿锵的步伐,瞬间将我这个老兵的思绪拉得很远——既有对军旅岁月的滚烫追忆,也有对十余年烟草服务的温情回望,更有如今扎根演陂桥乡村振兴一线的笃定前行。
十六年前,我身着橄榄绿,在山岗上的哨所里握紧钢枪。那时的哨所冬有寒风穿堂、夏有蚊虫肆虐,我们裹着厚棉衣站岗,睫毛上结着白霜也不肯挪半步;巡逻在崎岖山路上,脚掌磨出了血泡,就用布条缠紧继续前行。“守好这方土,护好千万家”,这句誓言,是刻在枪托上的承诺,也是刻在心底的信仰。当我卸下戎装,转身投入到衡阳烟草成为了一名客户经理。从握钢枪的手到握民情记录本的手,从守护一方安宁到奔走在辖区两百多户零售客户间,身份的转变里,不变的是 “为群众办实事” 的初心。
十年客户经理生涯,我的摩托车车轮碾过衡阳县的大街小巷、田埂地头。李大爷的便利店开在老旧小区,往来多是银发老人,我便帮他把食盐、酱油等日用品摆到最显眼的货柜;欧大哥的小店挨着地区机关单位,我根据周边人群的消费习惯,建议她搭配烟、酒、茶的组合陈列,还手把手教他利用好权益值优势兑换自己所需的品牌;记得有一年暴雨冲垮了界牌镇陈哥的货柜,卷烟受潮、货物散乱,他蹲在店门口红了眼眶。我们部门同志冒雨赶到后,一边帮他清理受损货物、一边联系保险公司,还发动周边商户帮他一楼的货物紧急转移。当陈哥握着我的手连说 “多亏了你们” 时,我忽然懂得:军人的 “守护” 从不限定场景,无论是边境哨所的坚守,还是商户店前的帮扶,都是对“服务人民”最朴素的践行。
今年6月,县乡村振兴吹响队员 “轮换” 的号角。看着新闻里乡村院落焕新颜、田间地头忙增收的画面,我那颗曾在军营里激荡过的心又热了起来。带着十年服务基层的经验,我主动报名,来到演陂桥村的集中安置点负责日常工作。与别处不同,我到岗时,这片安置小区早已建成,69 户从周边搬迁来的乡亲虽已住进新房,但眼里仍藏着对陌生环境的局促:有的农户担心没了土地生计无着,还有孩子怯生生地躲在大人身后。更让我记挂的是,小区里缺少电动摩托车集中充电桩,不少居民只能把电动车推进楼道或者飞线充电,既不方便又有安全隐患;到了晚上,部分路段路灯亮度不足,老人小孩出行总让人揪着心。
(屋场恳谈会上)
察觉这些问题后,我立刻行动起来。一边梳理小区基础设施需求清单,一边主动联系政府与社区对接县发改局,反复沟通电动摩托车集中充电桩的安装事宜——从选址规划到设备参数,再到后续管理方案,每一个细节都逐一确认,生怕漏掉任何可能影响居民使用的问题。经过近一个月的协调推进,崭新的集中充电桩终于在小区角落安装完成,看着居民们推着电动车有序充电时舒展的眉头,我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解决完充电难题,我又马不停蹄联系社区,反映小区路灯不足的情况,推动申请新装太阳能路灯。当12盏太阳能路灯在小区道路两侧亮起,暖黄的灯光照亮了夜晚的步道,也照亮了乡亲们回家的路,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办实事”带来的踏实。
(对村里的老鱼塘进行清淤)
9月3日这天,我特意提前打开安置点便民服务大厅的电视,和几位同样当过兵的老乡围坐在一起,静静等候阅兵开始。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挺直腰板行注目礼,眼角的皱纹里都浸着滚烫的敬意。看着徒步方阵迈着整齐的正步走过天安门,每一步都像踩在我的心尖上——那挺拔的军姿、坚毅的眼神,多像当年训练场上的自己和战友们。如今国家的国防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可这份“守护”的初心从未改变,只是从军人守护疆土,延伸到了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守护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我望着荧幕上的钢铁洪流,又想起安置点里乡亲们的日常:新装好的充电桩前有人在扫码,太阳能路灯下有老人在散步,张婶家窗台上摆着刚买的盆栽,宁叔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气,孩子们在楼下追逐打闹时清脆的笑声…… 忽然就懂了,国家的强大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藏在战机的轰鸣声里,更藏在老百姓舒展的眉梢、温暖的日常里,藏在我们为乡村振兴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里。
(组织安置小区的住户观看“九三阅兵仪式”)
为了帮乡亲们尽快融入新生活,我把十年客户经理的 “服务经”悄悄挪到了工作中。就像当年定期走访零售客户那样,我每天都会揣着笔记本在安置点转上几圈:看到老人对着智能电表皱眉,便组织志愿者开办 “手机使用小课堂”,从视频通话到网上缴费,一步步耐心讲解;得知不少留守妇女想找份工作,我对接镇就扶贫安置车间,在小区门口设立招聘信息栏,还帮2位大姐找到了新的的就业岗位,日子久了,安置点的笑声多了,邻里间串门的多了,连当初最拘谨的老乡,见了我也会笑着招呼 “进来喝杯茶”。
从军营到烟草战线,再到乡村振兴一线,身份在变、岗位在变,可刻在骨子里的军人底色从未褪色。当年在部队,“服从命令、服务人民” 是我举起右手的誓言;做客户经理时,“让客户更满意我们在行动” 是我记在本子上的承诺;如今在安置点,“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扛在肩上的责任。九三阅兵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国家前行的足迹,也照见了每个普通人奋斗的意义。
或许我俯身耕耘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这些落在烟火里的细碎牵挂,这些暖在人心上的点滴付出,终将像春夜的细雨般,滋养出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从当年哨所前的寸土坚守,到如今院落里的万家灯火,变的是守护的模样,不变的是我作为一名老兵,一名党员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深情。
衡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李敏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