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经 >> 浏览文章

“疆煤入湘”铁水联运贯通,书写湖南能源新格局

2025-09-1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941538分,伴随一声汽笛,首趟铁-水-铁联运专列从长沙新港缓缓驶出,16小时后直抵大唐华银金竹山电厂。看似只是一次普通的煤炭到达,实则是国家能源运输版图的一次落子成势。从新疆准东到湖南湘中,这条跨越3500公里的新通道,把资源、区位与政策串珠成链,为西煤东运、西能东用写下新的注脚。

过去,疆煤入湘只有两条路:一是铁路直达,车皮紧张、时效不稳;二是“铁-水-公”,辗转重庆果园港、岳阳城陵矶,再换卡车短驳,既多耗3~5天,又增加二次装卸、扬尘撒漏。如今,“铁-水-铁”把铁路干线、长江黄金水道与电厂专用线“焊”成一条闭环:新疆煤炭在哈密坐上敞车,经兰新、陇海、京广线抵达长沙新港,卸船不落地,直接换装铁路专列,一路绿灯进电厂。根据相关部门测算,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1%,对于年耗煤千万吨的湖南而言,这意味着一个冬天可节省运费上亿元。

湖南缺煤少油,每年外调电煤超7000万吨。2024年疆煤入湘821.5万吨,占比11%,看似不大,却起到“关键小数”作用——冬季用电高峰,往往就是这800万吨决定电网是否拉闸。

更深远的影响在产业端。长沙新港依托铁水联运,已吸引华菱、湘投等5家企业建设煤炭储备基地,远期形成静态储备500万吨、动态周转2000万吨能力,打造长江中游最大的煤炭“蓄水池”。与此同时,新疆准东—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同步推进,“煤从空中走、电从远方来”与“煤从铁路来”双轮驱动,湖南能源保障从“单选题”变成“多选题”。放眼全国,这条通道,将直接辐射华中、华南,间接影响华东。

一条铁路线,连着能源安全,也连着区域协同。从“绕路”到“直达”,从“保供”到“促融”,“疆煤入湘”铁水联运的贯通,不仅把新疆的“黑金”变成了湖南的“动能”,更用铁轨与航线编织出东西部协作的新纽带。可以预见,随着更多“铁-水-铁”线路落地,中国铁路将在能源运输的主战场上,持续书写“大动脉”支撑“双碳”的新篇章。(席忠翔)


0
上一篇: 依托大数据禀赋,赋能特色合规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