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产 经 >> 浏览文章

怀化通道县局:笔蘸初心书担当,情系沃野绘振兴

2025-09-2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晨光微凉,白露凝在百香果藤蔓上,新翻泥土的清香混着果香在空气中弥漫。背着竹篓的村民在果园间,脚步轻快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

“百香果要选果皮光滑、沉甸甸的,这样的果肉饱满、甜度足……”种植户李荣昌擦着额头的汗珠,讲解采摘技巧。

拓宽后的硬化路上,偶有农用车缓缓驶过,车轮碾过平整路面,不见往日颠簸。

这生机勃勃的乡村图景背后,藏着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兵书阁村村民携手绘就振兴画卷的动人故事。

自与兵书阁村结对帮扶以来,通道县局(分公司)始终紧跟乡村振兴战略步伐,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立足兵书阁村资源禀赋与发展实际,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为兵书阁村绘就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产业兴”带动“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领航聚合力,筑牢振兴“红色堡垒”

(党员干部入户走访)

“乡村要振兴,党建是根本。只有把党组织的‘堡垒’筑得更牢,把党员的‘先锋旗帜’举得更高,才能凝聚共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通道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在帮扶工作部署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

通道县局(分公司)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驻村帮扶的“定盘星”,通过支部联建、党员下沉、服务落地,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帮扶实效,为兵书阁村的振兴之路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打破单位与乡村的组织壁垒,通道县局(分公司)以“联学、联建、联促”为抓手,累计开展联学联建活动6次。

双方党员围坐一堂,通过专题党课、政策宣讲、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解读地方配套措施。

“以前觉得‘乡村振兴’是大口号,听完党课才明白,国家的补贴政策、产业扶持办法就在我们身边。”村民党员杨珍珍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

为让政策理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通道县局(分公司)还结合兵书阁村的实际案例,用“土话”解读“新农合缴费标准”“种养殖补贴申请”等村民关心的话题,以“你问我答”的互动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进村民心坎。

“纸上得来终觉浅,帮扶实效在一线。”为摸清兵书阁村的“家底”、找准发展的“堵点”,通道县局(分公司)组建由党员干部牵头的“驻村帮扶专班”,立下“沉下去调研、带上来问题、落下去解决”的工作规矩。

专班成员每月至少3次下沉村屯,带着“民情记录本”走遍全村10个村民小组,累计开展入户走访25次,与村民拉家常、听诉求、谋对策。

“百香果熟了运不出去,通组路太窄,货车进不来”“晚上出门靠手电,老人小孩走夜路心慌”“田间的老桥破了,春耕运肥料都得绕远路”……村民的每一条诉求,都被详细记录在“民情记录本”上,汇总形成“民生需求清单”。

经过梳理分析,“交通改善”成为村民最迫切的诉求,也成为后续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种“党员沉下去、诉求收上来”的工作模式,让党组织的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生为本办实事,擦亮宜居“幸福底色”

(勘探村中路况)

“快看,货车直接开到果园门口了!”兵书阁村百香果种植户李荣昌站在崭新的硬化路边,看着满载果实的货车缓缓驶来,难掩喜悦。“以前,这条通组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熟的百香果只能靠人力一筐筐背到村口,一趟要走半个多小时。”

通道县局(分公司)深知,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先行官”,只有打通“出行路”“运输路”“安全路”,才能让村民的生活更便利、产业发展更顺畅。

针对“民生需求清单”中“通组路狭窄、田间桥破损”的问题,通道县局(分公司)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投入1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优先解决“出行难、运输难”痛点。

施工期间,党员干部多次到现场督导,协调解决施工材料运输、村民土地协调等问题,保障工程高质量推进。

历经两个月奋战,一条长1.8公里的通组硬化路顺利完工,路面从原来的2米拓宽至4米,小汽车、农用货车畅通无阻。

村内破损的田间便民桥也换上了“新装”,桥面重新铺设钢筋水泥,护栏加装防滑扶手,既保障了村民春耕秋收的通行安全,又解决了百香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运输难题。

据估算,新修的道路和桥梁让农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30%,运输时间缩短一半,彻底打通了制约兵书阁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以前晚上黑灯瞎火的,不敢出门。现在路灯亮了,饭后散步、串门聊天都踏实。”村民王正光指着家门口的太阳能路灯,笑得合不拢嘴。

在解决交通主干道问题的同时,通道县局(分公司)还关注到村民的“夜间安全”需求——村内公共区域无照明设施,老人小孩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通道县局(分公司)在通组路两侧、村民活动广场、村口要道等位置,安装35盏太阳能路灯。柔和温暖的光线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也点亮了乡村的夜晚。

每到傍晚,路灯下便热闹起来,村民们休闲纳凉、孩子们嬉戏追逐,一幅“路畅灯明、乡风和煦”的温馨画卷徐徐铺展,成为兵书阁村最温暖的风景。

产业造血促增收,激活发展“绿色引擎”

(“直播带货进果园”活动预热)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钱袋子’,只有让特色产业‘活起来’‘火起来’,才能实现‘村民增收、集体增效’的良性循环。”驻村工作人员陆昌辉的话,说出了产业帮扶的核心。

通道县局(分公司)立足兵书阁村“百香果种植”的产业基础,从“拓宽销路、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个维度发力,为产业发展“输血”更“造血”,让小小的百香果变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兵书阁村的黄金百香果,皮薄肉厚、酸甜多汁,现在下单还能享受买五送一的优惠!”镜头前,“党员助销小队”队员向程楠手里拿着刚采摘的百香果,热情地向网友介绍。

为解决百香果“销售渠道窄、知名度低”的问题,通道县局(分公司)组建由党员干部、青年员工组成的“党员助销小队”,创新开展“直播带货进果园”活动。

直播前,小队成员提前学习直播技巧,拍摄果园日常、百香果种植过程等短视频预热;直播时,带网友“云游果园”,现场采摘、试吃,解答“如何保存”“怎么榨汁”等问题,还邀请种植户分享种植故事,增添直播亲切感。

“没想到直播这么管用,以前愁卖的果子,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卖到全国各地。”种植户李荣昌看着不断增加的订单,笑着说。

3场直播累计吸引超1万人次观看,直接销售百香果2000余斤,销售额突破2万元。

“直播带货是‘短期爆单’,长期稳定的销路才是‘定心丸’。”通道县局(分公司)帮扶干部深谙此理。

为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助销小队主动对接县城的生鲜超市、单位食堂、连锁水果店,带着百香果样品上门推介,介绍兵书阁村百香果“生态种植、品质优良”的特点。

经过多次沟通协商,种植户们成功与3家生鲜超市、2家单位食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建立“果园直供+门店销售”模式——果园按订单需求采摘新鲜百香果,当天通过冷链运输至合作方,既保证水果新鲜度,又减少中间成本。截至目前,直供渠道已销售百香果8000余斤,销售额达6万余元。

擘画未来启新程,续写振兴“崭新篇章”

(进驻水涌村)

展望未来,通道县局(分公司)的帮扶脚步从未停歇。

党建引领上,将进一步丰富联学联建形式,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党员与困难户“一对一”结对,提供生活帮扶、生产指导等精准服务。

民生改善上,计划投入资金修缮灌溉水渠,破解农田“靠天吃饭”难题,同时升级村民活动广场,增设健身器材和文化宣传栏。

产业发展上,将助力兵书阁村成立百香果种植合作社,整合分散的种植户资源,实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销售”,推动产业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还将探索百香果深加工,开发果干、果酱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让村民获得更多收益。

今年,通道县局(分公司)又进驻新的帮扶村——水涌村,带着经验与热忱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党建领航聚合力,产业惠民谱新篇。通道县局(分公司)将继续以行动践行承诺,以实干诠释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与村民携手并肩,共同书写产业更兴旺、乡村更美丽、村民更幸福的崭新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烟草力量。(向程楠)


0
上一篇: 东北再担保小贷公司创新产品助力吉林科创企业破局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