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和服务本身,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如何有效管理供应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个难题。中山大学徐佳焱(第一作者)、广州大学段后胜(通讯作者)和华南师范大学邓思婧在国际权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上发表题为《Manag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effort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violation probability》的论文,深入分析了应该如何管控供应链中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研究背景
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和服务本身,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CSR),这会影响企业形象并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企业的CSR行为对其自身具有深远影响,会改变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例如,耐克曾因在东南亚采用“血汗工厂”模式而被批评,被指控存在长时间工作、环境恶劣和工资低下等问题,因此被视为不负责任企业的典型,遭到消费者抵制。供应链中的CSR问题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如果供应链中某一家企业违反了CSR规范,那么同一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也将承担相应后果。2014年8月,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8人死亡、187人受伤。中荣为通用汽车(GM)的供应商戴卡提供铝制轮毂。事故发生后,公众开始关注GM和戴卡的管理问题,GM的供应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实践中,企业有动力通过努力降低社会责任违规概率,因为一旦供应链中某家企业被曝光违反CSR(如产品不环保或涉及有害社会活动),其他供应链参与者的利润也会受到影响。为降低违规概率,供应链伙伴需要相互合作,提高整个供应链的CSR表现。我们观察到,现实中有些上下游企业并不总是愿意平等地投资CSR。例如,特斯拉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以减少包装和浪费;然而,其锂电池供应商Capchem却被发现排放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超标。也有许多成功的供应链CSR合作案例,例如宝洁的绿色包装案例,以及华为和苹果的供应链CSR项目。尽管推动供应链CSR项目可以降低违规概率,但供应链中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在考虑违规概率的前提下,如何管理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努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研究内容和发现
该文研究了以下关于供应链中CSR努力的问题:(1)当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都可以选择是否投入CSR努力时,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努力决策是什么?(2)CSR努力成本和努力效率对均衡利润有何影响?(3)上下游企业关于是否投入CSR努力的纳什均衡是什么?为研究上述问题,该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可以选择是否投入CSR努力以降低违规概率。具体而言,主要讨论了以下四种模型:双方都努力、仅制造商努力、仅零售商努力、双方都不努力。
该文发现,在双方都努力的情况下,随着制造商努力成本的增加,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可能上升或下降。此外,与双方都努力的情况相比,若仅零售商努力,其努力水平可能更高或更低;若仅制造商努力,其努力水平也可能更高或更低。该文还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矩阵,发现纳什均衡中制造商始终有动力投入CSR努力,而零售商可能选择搭便车,有时不投入努力。有趣的是,该文发现供应链总利润在双方都努力时未必最高,但在双方都不努力时一定最低。类似地,供应链的违规概率在双方都努力时未必最低,但在双方都不努力时一定最高。
来源:财经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