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专题报道 >> 2022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 >> 浏览文章

【两会代表委员说】全国政协委员周桐宇:加强区域协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2022-03-15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因此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让中国城市从单一向大城市集中走向区域协同发展,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之一。在“科技+创新”的协作,特别是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更有效地发挥科创园区运营主体,通过“科创(人才)飞地”等相关措施,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从而做大区域“经济蛋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让中国城市从单一向大城市集中走向区域协同发展。对目前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当下经济内外环境的背景下,涉及更深层次落实“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尤其是发挥科创园区主体的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协同发展归根结底是以“创新精神”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改革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路径是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区域协同-“强链补链”;抓手是以北上广深为主的科创产业园区运营主体;目的是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鼓励具有科技人才优势的城市积极设立“科技(人才)飞地”打造创新平台链。鼓励土地资源、人力成本优势的区域打造产业承接链。两者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科创产业园区运营主体在市场资源调配中的活力,实现“强链补链”,做大“经济蛋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发挥“科创园区”运营主体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灵活优势,促进“末端”活力。“科创园区”运营主体是市场一线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政策活力”的温度计,最能感受到科创企业的发展变化和真实需求。对于科创园区的运营主体要有考核,考核应该是对经济总量贡献的考核。积极支持科创产业园区运营主体,结合园区科创特色,引导周边省市的优质购买主体(政府平台或企业)在园区内设立“科技(人才)飞地”,并给以入园经济税收指标的扶持政策(比如:第一年不设考核指标、第二年考核指标减半、第三年才正常考核经济指标),鼓励协调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做大“蛋糕”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2、鼓励不同区域的科创园互相结对子打造完整产业链。基于不同区域客观存在资源禀赋的差异,各类企业客观存在着“创新发展”的不同需求,生产要素和劳动资源市场客观存在着不同的比较优势。所以要鼓励各级“科创园”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结合“区域间科创园结对子合作共建”等政策措施,结合各自的定位和优势,以创新为驱动,走“科创+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经济发展高地,进而把“经济蛋糕”作大作实,共享长期经济收益。

3、呼吁加快统筹在“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产业转移承接地之间利益分享机制,消除“隐形藩篱”。近年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保税源”而“扎篱笆”。这为区域内各级科创园区的“科创人才飞地”落地,“创新链合作”和“产业链优化”等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呼吁加快推进建立区域内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机制,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探索建立区域内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

通过上述手段来加强区域协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是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所提倡的“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有力举措!

 

0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曹清尧:建议加大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扶持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