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10年,民营企业数量由1085.7万户增长到4700多万户,世界500强企业由5家增加到28家;民营企业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占比超过80%。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将如何想民营企业之所想、急民营企业之所急、纾民营企业之所困,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两会期间,《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市长闫继红。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长闫继红
信心赛黄金,政府全方位服务保障
闫继红代表说,只要民营企业预期稳、信心足,市场活力和发展动能就会充分释放。作为地方政府,重中之重就是为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年初,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保定向社会公布了两个文件:一是《关于进一步关爱支持民营企业家的若干措施》,围绕提振企业家精气神、解决企业家烦心事、激发企业家事业心3个方面,制定了16条措施;二是《保定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5大领域,制定了40条举措。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90%,即办事项数量占比达到80%,实现“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更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浓厚氛围,真正让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聚焦“专精特新”,构建梯度培育体系
闫继红代表介绍,保定深入落实国务院制定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牢牢把握“专”为本、“精”为要、“特”为技、“新”为魂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保定市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6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30家,单项冠军企业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专利40项以上,位于河北省细分市场首位的超80%。我们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局面。
加快数字赋能,打造转型标杆
闫继红代表表示,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国将组建国家数据局,必将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开启崭新篇章。保定坚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扎实推进数字保定建设,全力建设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数字产业化方面,建设了深圳湾数据服务产业园和深圳园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基地,百度、京东、小米、科大讯飞、国信优易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保定,全市数据服务企业突破500家,专业人才超过2.5万人。目前正积极对接引进从数据供给到需求的15类数商,把保定打造成为数据价值流通链条中的重要枢纽。产业数字化方面,加快推进2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高阳、满城、白沟获评省级“数字赋能县域经济试点县”,保定数字经济指数全省第二,成为国家首批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城市,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下一步,依托华为、中软保定数字产业创新中心,输出“一企一策”数字化转型方案,树立5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推动500家小微企业上云,打造一批5G智慧园区、5G智慧工厂等典型场景。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张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