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法 治 >> 浏览文章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技术“加料” 服务“加分”

2022-01-2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公益诉讼职能的确立,让新时期检察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公益诉讼对于推进法治建设、保护社会公益、保障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涉及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具有专业性强的显著特征。积极做好检察技术支持保障工作,是检察技术人员以服务办案为中心职责的重要任务,也是检察技术适应改革需要、顺势而为、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

为此,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检察院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地配备必要的、管用好用的技术设备,为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后盾。2020年3月,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依托历城区检察院现有技术力量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在全省是首创,更是整合了市人民检察院、历城区人民检察院两级力量,受理全市两级院公益诉讼取证案件,放大技术优势,助力公益诉讼办案。近年来,历城区检察院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在服务中进步、在实干中提升,做实做强技术支撑,为检察工作特别是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取得良好效果。

配备无人机增添“高空望远镜”

2017年9月的一天,济南市历城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南部山区某处山体有人在非法开山采石、破坏山体。随即,历城区检察院检察长刘建带领检察干警赶到了山下。此处山山环绕、树木葱郁,在山脚下就听见采石头的“咣咣”声响。从路上看还是绿树环绕,一片郁郁葱葱的山体,在无人机的取景器中呈现出了它真实的、让人震惊的一幕:整座山体呈“U”字型被掏空,开采后的山体寸草不生,裸露的岩石像一块块疤痕嵌在绿色的山岭之间。废弃的石渣随处散落,开采的石料还未来得及清运,采石机的油锤依旧在“硁硁”地敲击着山体。依据无人机固定的证据,办案检察官当场制止了开山采石的违法行为,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立即调查解决,事后发出检察建议。

无人机具有拍摄面广、画面直观、适应性强、动态跟踪等优点,能够方便地对地形复杂、范围较大等环境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取证。自配备无人机以来,历城区检察院广泛应用于山体破坏类、耕地侵占类、扬尘污染类公益诉讼案件的证据调查、现场勘查、污染源头的跟踪拍摄,多次协助上级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航拍取证,参与调查取证卧虎山水库水源保护、苇沟村山体破坏等10余起环境污染案件,有效提升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证据取得的实效性和准确性,优化了办案模式,大大提高了检察官办案的效率。

云端遥感技术打造“智能数据库”

2018年,历城区检察院联合信息公司研发了云端遥感辅助查证分析系统,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时间空间精准化定位,获取公益诉讼案件所需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全时段检测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提供证据链信息与技术支持。

在办理某耕地地块被违法占用案件时,面对缺乏相关社会性鉴定机构、证据获取难的问题,该院技术人员协助调取了2010年以来涉案地块在各个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多张卫星遥感影像图,直观显示了一块绿油油的农田一步步被硬化变白并搭建违法建筑的全过程。借助该系统,锁定了地块的原始状况,确定了土地性质;通过调取不同时间点的卫星遥感影像图,直接获取该地块土地附着物的变化,动态呈现了土地受损全过程,助力公益诉讼办案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确保了公益诉讼调查取证的真实性、便捷性、高效性,保证了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提高了检察监督执法公信力。

便携“黑箱子”引入技术保障

针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存在的“取证难”问题,历城区检察院赴浙江考察学习,请来了“黑箱子”——便携式公益诉讼取证勘查箱。“黑箱子”配备有野外环境测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现场取样和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现场检测,食品药品安全现场检测等取证取样器材和便携式现场勘查设备。

工作人员使用“黑箱子”检测水质

历城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黑箱子”对涉及公益诉讼案件现场有关证据的快速采集、预检和提取,为预判案件性质和辅助取证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对环境污染、食品和药品安全以及国土使用等案件的支持。通过现场取样、现场检测能够快速初步判断现场空气、水体或土壤的污染类型、污染范围以及食品药品中有毒有害化学成分。配备的检测设备可重复使用,随时随地采样分析获得结果,方便快捷,对公益诉讼案件的线索摸排、初步判断等前期工作大有裨益。

成立实验室实现检测快速及时

2019年7月,历城区检察院联合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了全省首家“生态环境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借助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的技术力量和资质,对公益诉讼案件中遇到的生态环境、土壤、污染水源、农残、食品药品等进行检测。实验室配备有快检车,可快速外出办案、快速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同时该院也配备了多功能水质分析仪、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分析仪、挥发有机气体分析仪、恒温荧光检测仪、荧光增白剂检测仪、甲醛测定仪、噪音计等设备,可及时对公益诉讼案件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现场快检,极大地提高了提取证据的效率与专业性,确保了公益诉讼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提高了检察监督执法的公信力。

快检车外出办案

自快检实验室设立以来,共进行快速检测项目46次,助力公益诉讼部门发出检察建议9份。2020年3月,该院公益诉讼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辖区某街道存在排污口向河道排污的现象,排水量大、水质浑浊、气味刺鼻,致河中水质浑浊、异于常态且有异味,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该院技术人员前往对水质进行快速检测,发现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严重超标。技术人员立即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业检测,依据该检测报告,结合《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分别对三个责任单位发出检察建议3份。2020年以来,先后服务孟家水库沿岸、华山街道小清河、仲宫街道二仙河等公益诉讼水质检测。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关乎着社会安定。历城区检察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消除食品安全领域隐患、守护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护航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

4月16日,联合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前往南部山区仲宫街道辖区,对部分羊肉销售点进行了风险抽样检测,对沙丁胺醇、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氧氟沙星等29类项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7月7日,联合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对东方花园、东兴寓城、张马新府等社区居民饮用水进行了抽样检测。5月24日至6月4日,对辖区内14家餐饮单位餐饮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重点检测了餐饮自制食品及原料、餐具等61批次,检出餐饮具不合格样品5批次,不合格样品风险来源为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和理化指标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刻告知相关快餐店排查原因并进一步进行了监督抽检,筑牢了老百姓餐饮食品安全防线,为消除食品安全领域隐患、护航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立足于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做好技术支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同时,历城区人民检察院更加重视公益诉讼检察人才队伍的培养,着力于技术人员的素能提升。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专业培训、业务竞赛等工作,让技术人员快速提升助力公益诉讼检察的技术本领。2021年5月,在最高检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比赛中,该院四级检察官助理刘淑婷从全省检察技术人员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比赛“勘验取证能手”称号,展现出历城检察技术人员的风采。

图、文/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柳颖、刘博正


0
上一篇: 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东郊乡开展禁毒宣传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