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党 建 >> 创新实践 >> 浏览文章

陕西省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奋楫争先启新程

2022-04-28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增辉添彩新时代,砥砺奋进又一年。2021年,对陕西省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打基础、强党建、抓学习、搞科研,每一天都是马不停蹄、只争朝夕的实践,每一步都是奋楫争先、破浪前行的探索。先后荣获陕西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协调小组“三线一单”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渭南市市级文明单位、渭南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马雷云获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工作表现突出个人,孙莉获陕西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协调小组“三线一单”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2021年,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成立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承担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研服务和技术支撑的职责,并先后完成科室组建、岗位设置等基础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申请成立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工会,探索建立职工生日祝福、生病住院看望、节假日关爱慰问等制度,干部职工精气神明显提升,单位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加强。

开展集体学习

强化党建引领,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建章立制夯实基础,编印形成《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制度汇编》《2021年集体学习材料汇编》,持之以恒抓学习,积极开展大调研、大学习、大讨论。先后通过现场教学、红色经典诵读、党史党规党纪知识在线测试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畅谈体会、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引导大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渭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动员全体党员干部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努力聚焦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等中心工作,为服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诵读红色经典 致敬建党百年”红色经典诵读会

完成9个“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十四五”9个国考断面《“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的编制工作。先后成立“一断一策”项目编制组,制定工作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多次赴白水、合阳、富平、大荔等县域进行现场踏勘调研。对接水质考核目标,组织开展意见征询,省、市专家技术论证,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9个国考断面“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该方案为流域精准治污、水质目标保障和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支撑,对于推动渭南市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保驾护航。

2022年3月8日,赴华县少华山开展“保护环境我们在行动”环保志愿活动

完成并向社会发布“三线一单”研究报告。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认真落实中省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部署,成立项目工作组,加强组织协调,多次与相关市直部门、县(市、区)政府、技术单位、业务科室协调沟通,2021年11月26日,渭南市政府审议通过《渭南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并向社会发布。

完成渭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目前,《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征求了各县(市、区)、各部门意见,通过专家评审后报请市政府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渭南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加快推进渭南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各级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依据,是渭南市“十四五”期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完成《渭南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为健全全市辐射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应对辐射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减轻和消除辐射事故的风险和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维护辐射环境安全,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承担了《渭南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2022年1月10日,以市政府名义正式发布实施。《预案》的出台完善了渭南市应急工作机制,从制度上对加强辐射事故应急管理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渭南市突发辐射事故的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有助于科学有效应对并最大限度降低和减轻事故的损害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辐射环境安全。

组织开展排污许可申请技术审核工作。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要求,对全市75家企业和单位的排污许可申请表进行日常审核。组织开展了全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工作,对2017年以来全市申报的简化管理类排污许可证93个行业413家企业,采取资料核查与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进行审核。

组织开展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工作。为做好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技术人员按照《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试行)》,收集渭南市流域内主要河流断面202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完成了《渭南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2020年)的编制工作。

配合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工作。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积极参加渭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荐4名骨干入选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库。先后对焦化、铸造、钼冶炼、水泥、防水建筑材料制造等14个重点行业20余家企业进行绩效升级资料审核及现场帮扶技术指导。截止目前,金堆城钼业集团钼炉料产品部、富平雨中情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陕西富平生态水泥有限公司3家企业被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认定为环保A级绩效企业。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家企业被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认定为环保B级绩效企业。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立足环境科研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强化理论学习,深入推进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固废和辐射污染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持续发力,为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陕西省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杨国红

图/陕西省渭南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0
上一篇: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