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山西省泽州县巴公镇召开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镇党政班子成员、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体包村干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展了4月份“一月一讲”活动,五个重点村党(总)支部书记就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经验及心得进行了分享。
巴公四村党总支书记李军亮就《探索四村发展路径,贡献基层治理经验》进行了分享:我们在创新“5+N+4”个不动摇的基础上,又加“6项”奖惩措施来夯实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执政之基。6项奖惩措施即:“亮、比、提、奖、警、罚”。我们重新构建了“1+10+88”网格治理体系,即设立一名一级网格长(由党总支书记),10名二级网格员(由班子成员、分支书记担任),88名三级网格员(由党员、村民代表、优秀青年担任)。在乡村发展方面,加快推进一轴两翼发展规划(民生路畅安路为轴,两边发展区域为翼),发展城镇型经济,实现二次腾飞。
双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焦定利就《抓党建、强产业、谋振兴,建设美丽双王庄》进行了分享:瞄定产业振兴,增加村级造血能力。一是利用荒坡非耕地,与金硕园农牧公司签订投资合同。二是利用蔺相如故里的文化优势,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休闲旅游。三是利用大美莒山的生态优势,建成农家风情园、水果采摘园、油菜花观光区,挖掘特色农业品牌。四是发展榨油集体产业。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油葵、油菜种植,新建油菜籽、油葵籽原料加工一体化车间,开发原汁原味、无添无害,绿色生态的食用油产品。通过四项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项目的实施和运用,引深农业产业、壮大产业链条,实现村庄变景区、资源变资金的目标,在绿水青山中,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靳庄党支部书记李永军就《坚持“三心”同一打牢“三个”基础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八大工程建设》进行了分享:自从今年靳庄村“乡村振兴集结号”吹响以来,我们坚持“党心、政心、民心”同一,打牢“党建、政治、群众”基础,列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支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全村父老乡亲同心同德,共同朝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生活宜居、田园风光、诗情画意”的宏伟目标快速推进,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村西拆迁任务,确保了造地工程、四网改造工程、修鳝阁楼工程、提升文体活动中心工程、建设公厕工程、拆除凋敝房和旧房工程、拆旧建新建设综合楼工程和垒砌石墙工程等“八大工程”顺利进行。
柳坡掌村党支部书记杜伟会就《创新党建格局加强基层治理》进行了分享:我们瞄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抓好六项重点任务,按照柳坡掌村“一年提升、两年示范、三年振兴”的施工图,分类实施、有序推进。重点推进六项任务,具体为:建强战斗堡垒,建好党群“连心桥”。坚持集体议事,村务民主“大家议”。用好网格管理,架构服务“新模式”。创新工作模式,激发发展“新动能”。科学精准考核,倒逼干部“扛责任”。聚焦群众需求,做好民生“大文章”。
桥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强强就《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建设红色美丽桥岭》进行了分享:根据镇党委、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建设红色引领、安居乐业的美丽桥岭。我们将紧紧围绕八路军军鞋厂纪念馆红色地标,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美化周边环境,繁荣文化事业,发挥红色职能,引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通过实施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建成八路军军鞋厂纪念馆红色矩阵,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红色资源,搭建游客有看头、参观者受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一个高水平、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红色美丽桥岭。
巴公镇党委书记李俊文充分肯定了各村此项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今年是省委确定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各村要以此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工作重点,紧盯目标任务,坚持党建聚力、硬核发力,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出实招见实效,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俊文强调,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个三”:一要做到“三清”,做到头要清、目标清、思路清。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讲原则、讲规矩,强化目标导向,明确步骤方法,对标对表,挂图作战,严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二要做到“三实”,做到谋划实,措施实,作风实。要亲力亲为,加强系统谋划,聚焦重点问题,讲究方式方法,发扬苦干、实干、拼命干精神,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做到“三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要做到生逢伟大时代,不负伟大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敢于动真碰硬,人人担当,个个尽责。
最后,会议进行了“一月一考”活动,就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相关内容进行了测试。
(来源:山西省泽州县巴公镇通讯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