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党 建 >> 党建动态 >> 浏览文章

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性建设新成就

2021-05-21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作者:刘丽 周峰   加入收藏

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选择,这一选择决定了中国道路的特质。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使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回首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通过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确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全新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建立,不仅解放了中国人民、拯救了中华民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更是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一穷二白的孱弱局面。

回看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历史,正是1978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讨论,才使中国终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道路,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破除了阻碍国家、人民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迈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建设方式,适时提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提出“四个自信”的中国逻辑,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些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这些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进入,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时代,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

在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开放、特别是高质量的改革开放永远走下去。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和最本质的特征。回首百年,正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决定性胜利,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好生活,才能够迎来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事实充分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领导力量。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牢牢依靠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在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支撑起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我们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制定更为坚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制定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当然必须要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看清这两个大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态势,能帮助大家精准定位中国所处的历史坐标与世界坐标,从而在干事创业中自觉胸怀大局、在谋划工作时自觉服从大局。而对于所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言,也应该有胸怀“两个大局”的思维,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梦想。伟大梦想,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奋力拼搏。

我们有伟大的人民,有伟大的民族,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骄傲,这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作者分别系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讲师;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

0
上一篇: 河北雄安新区移动党委:坚持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打造坚强红色堡垒
下一篇:河南省灵宝市西阎乡:打出“组合拳”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