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江苏讯 日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颁发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光荣称号”,该院副院长吉雅玲、运营管理处管晓明荣获“改善医疗服务突出贡献工作者”,门诊部、医保处、口腔颌面外科荣获“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这是该院广大医务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心坎上,博爱、厚德、精诚、创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改善服务取得的成绩。
去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袭击全国,该院党委迅速行动,成立疫情防控指挥组,医护春节无休,在人力调度、物资保障、消毒隔离、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全力以赴防控疫情。500余名医护人员连夜请战,9名精干力量奔赴武汉一线,其余精锐力量在构筑起医院坚实防线的同时支援本市定点传染病收治医院……
该院党委把疫情防控工作当作生动教材,多次邀请援鄂归来的医疗队员为大家授课,因势利导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先后组织多项活动,江苏省最美医护工作者,江苏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淮安市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惠亮亮为医院全体职工带来“武汉抗疫,我生命中永远难忘的50天”主题报告;成功举办了“天使会客厅”活动,特邀四位援鄂护士葛慕莲、夏慧、李旭然、史妍妍为嘉宾,她们分享的驰援武汉的抗“疫”故事与心路历程让全体护士受益匪浅;援鄂天使葛慕莲讲述她的抗疫故事;“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陈亮讲述他眼中的护理,声情并茂的演讲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该院抗疫勇士们不仅在医院内讲,还应邀到淮安的各大高校、政府机关、社区去演讲。
该院以三甲医院优质诊疗资源为核心,借助“互联网+”手段,以慢性病患者为切入点,设计专业、规范的慢性病管理方案,通过网络平台有效联结医联体和医疗集团内单位,形成上下联动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构建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路径,搭建涵盖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管理的多功能网络平台,探索互联网+医疗管理新模式。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着力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先后成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医院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科室共同推进的信息化建设网络。医院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医院竞争力医院信息互联互通HIC百强榜。
去年初,该院启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百日行动”,在门诊评选优秀的“星级服务科室”、“星级服务个人”以及“口碑医师”等,以点带面,促进服务理念提升。医院8个党总支54个支部累计开展爱心家访活动229次,家访出院患者1751人次,受益群众约45000人次。党员志愿者在献爱心的同时也在“实境课堂”中受到教育。其中,微笑列车“志愿服务队”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及部分社会志愿者为主体,倡导、践行自行车绿色出行理念,以自行车为出行工具,以唇腭裂术后的患儿及其所在乡镇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为服务对象,开展义诊义治、健康宣教、功能康复、心理辅导、慢病随访、生活照护、贫困救助、爱心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微笑列车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组织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家访唇腭裂患儿520余名,同时直接服务人群约62000余人次。形成了“亲民为民”志愿服务品牌,2016年荣获“中国第三届青年公益服务大赛银奖”。
该院秉承“博爱、厚德、精诚、创新”的院训精神,构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创新服务管理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医院精神的引领下立足岗位,优化服务流程,注重亚专科建设,深化专业内涵,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通过对患者从入院、出院到院后过程中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给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建立有科室特色的优质服务链。各病区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特色服务,打造“一科一特色”服务品牌,提倡“六心”服务,即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心送、爱心访。
通过一系列优化和改进,该院全面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着重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形成了良好的“平民医院”品牌效应,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和谐医患先锋、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级青年文明号、2018亚洲医院管理大会“最佳临床服务项目”类卓越奖、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第三季中国医院运营管理案例第一名等荣誉,去年荣获全国医院质量管理案例奖卓越奖。
(文/王树文 王玉玲 陆雪川 刘佳鑫)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