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乡村振兴 >> 浏览文章

蒿柳落户内蒙古敖汉旗敖润苏莫沙地

2025-08-1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为了促进农牧民增收,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积极探索特色种养殖新模式,引入蒿柳养蚕项目,探索“柳上致富”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蒿柳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是一种极耐水湿、耐干旱、耐瘠薄的阳性树种,一年种植、年年平茬,寿命可达30-50年,是养蚕可持续的食物来源。也是沙地治理的优良树种,每亩可扦插蒿柳2000余株。其强大的根系网络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春季扦插蒿柳,3个月左右便可放蚕,经过40—50天成长期,可收获青蚕、蚕蛹、蚕丝和蚕沙,年可养蚕两轮,每亩可收益2000元左右,随着蒿柳根茎日深,第二年的产量效益更高。每年需平茬抚育,平茬下来的柳条是当地牛羊的优质饲草料,每亩还可卖饲草600余元。

敖润苏莫苏木通过多方考察认为,蒿柳养蚕比较适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是突破牧区种养殖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2024年,他们从辽宁省西丰引进了蒿柳插穗,在该苏木海布日嘎嘎查试种70亩。经过实验种植表明,“插柳+养蚕”是一条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在获得试种成功的基础上,2025年,该嘎查又发展蒿柳600余亩。随着蒿柳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农牧民见到了实实在在的“金票子”。一茬柳托起三季忙,而养蚕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蒿柳平茬到挂蚕、饲养、摘茧都需要大量人工,在保证正常农耕生产的前提下,可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据悉,今年蒿柳养蚕示范基地合作社带动务工农牧民50余人,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

“家有千棵柳,吃穿不用愁”。下一步,敖润苏莫苏木将依托蒿柳治沙养蚕示范基地,向农牧民提供种子、蚕籽、技术指导和销售途径,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农牧民利用沙地和退化林地发展蒿柳养蚕,真正地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刘忠友 杨静)


0
上一篇: 山西襄垣:智能养殖点亮富民“新鸡遇”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