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提高腐败风险成本,让贪腐者不敢腐。腐败分子在实施不法行为时,会深入权衡腐败所带来的收益与潜在的成本,进而做出选择。若腐败的风险性显著,那么腐败行为自然会减少,进而违法犯罪率也会降低。反之,当腐败的潜在收益远超过其成本时,他们才可能被诱惑去实施腐败,进而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对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地方党组织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强化监督,既要严格防守,不留余地,又要敏锐洞察,对苗头性问题及早干预。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提高腐败风险成本,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丢资本”,经济上“高成本”,法律上“赔血本”,绝不让腐败分子“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
遏制“绝对权力”,让贪腐者不能腐。为了改进传统的官员选拔方式,需要摒弃那种“你办事,我放心”的陈旧模式,同时废除“关键少数”组阁的“承包制”做法。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应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并强调民主原则。组织部门需严格把关,确保那些德才兼备、一身正气的人才能够担任重要职务。此外,不能再容忍“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在一个人手中,让领导班子共同承担责任,确保“一把手”也只有一票之权,从而改变“关键少数”对事务的绝对否决权。同时,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因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这是大家的共识。只有强化监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党员干部心怀敬畏,才能正本清源,保持言行谨慎。
解决根源问题,让贪腐者不想腐。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像控制身体行动的“总开关”。如果“总开关”出了问题,那么各种行为上的偏差和错误就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强化舆论的正确引导,汇聚广泛的社会力量,使“关键少数”能够深刻理解廉洁带来的威望和荣耀,以及贪婪导致的腐败和失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能够在全社会营造出“廉洁光荣,贪腐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腐败分子如同“过街老鼠”般无处遁形。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解决“不想腐”的问题,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高尚品质,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
(文/河北省兴济镇 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