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照耀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新城子镇繁忙的林果深加工产业园区,一个个饱满的苹果在这里开始了它们的“变形之旅”。
走进车间,一排排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映入眼帘,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新鲜的水果进行清洗、分级、去皮、杀菌、切片等一系列预处理工作。随后,这些水果片被送入烘干机,经过低温慢干,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色泽、香味和营养成分,最终变成了口感软糯、风味独特的果脯,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们申请注册了‘喜农夫’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除了果脯,还会陆续上新冻干果脆、果酱等新产品,切实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内蒙古喜农夫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斌介绍道。
近年来,新城子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本地丰富的林果资源,大力发展林果精深加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培训等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吃干榨净”的高效利用模式,持续增强加工实力并优化产品品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前,我们只能靠种植果树为生,到了冬天就闲下来了,收入有限。现在,有了这个深加工企业,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一天160元,工作8个小时,轻松又愉快。”老虎石沟村村民宋玉华兴致勃勃地说。
林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果农带来了实惠,还为当地群众就业增加了新渠道。许多务工群众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既方便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
“林果产业是我镇的支柱产业,而林果精深加工则是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城子镇党委书记武利走进车间,与工人亲切交谈,了解生产情况,“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林果品牌。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与协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红彤彤的小苹果串起产业链条、助力果农增收致富、带动科技创新,在精深加工的赛道上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这些小苹果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成为了全县林果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而精深加工后的产品,带着乡村的芬芳与大自然的馈赠,走出乡镇,迈向更广阔的市场。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味蕾,更为全镇林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文、图/赤峰市林草局 刘忠友 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