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河北省保定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企改革相关情况。截至目前,保定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体任务完成进度达90%以上,在2021年河北省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今年1-4月,保定市属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64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投资收益2.21亿元,同比增长242%;实现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47%;资产总额2194.92亿元,同比增长57%;所有者权益227.43亿元,同比增长45%;上交税费2.4亿元,同比增长2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同比增长86%;研发经费投入相较往年有大幅增长。
据介绍,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国有企业经济运营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存在较多困难和挑战。对此,保定市一方面围绕稳增长,抓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做到一“强”、二“降”、三“治”。“强”即强供给,保定市国资委和市属国企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重要领域、改善民生等重要环节,提供高质量供给;“降”即降成本,保定市属国有企业坚持“一切成本费用皆可控的理念”,压缩成本费用,2022年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力争分别下降5%、10%、10%;“治”即治亏损,市属国有企业要厘清亏损板块,找到亏损源,对症下药,实施台账式管理,减少亏损面和亏损额。
另一方面,围绕防风险,抓牢风险防控各项措施。一是抓牢债务风险,保定市国资委已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定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的基准线、预警线和管控线,强化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约束。二是抓牢合规经营风险,不断推动市属国企完善风险工作机制,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加强法律合规风险管控,建设法治国企。三是抓牢安全生产风险,保定市国资委与监管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压实监管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紧盯重大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在推进混改工作方面,保定市牢牢把握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行业属性、企业层级、业务特点,科学合理、有序稳妥推进,主要聚焦三种途径,一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三是实行员工持股制度。“每一种途径适合不同的行业和类型的企业,如员工持股制度旨在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适合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密集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定行业,应慎重进行混改,如果推进混改的话也要以国有股份为主,吸引非公资本进入;而对于充分竞争的领域,则不一定非要国有资本控股,而应以引入市场化机制为主。总之,‘宜控则控、宜参则参’,有所为、有所不为。”保定市国资委企业改革改组处处长彭雷介绍道。
保定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伍昌汉表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和主力军,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保定将紧紧围绕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聚焦“三个明显成效”精准发力,聚焦短板弱项攻坚克难,持续激发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以实际行动为保定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推动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助力提供重要支撑,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编辑 张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