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潞安化工集团首个超长距短壁充填工作面E1309短壁面在高河能源顺利完成充填,标志着山西潞安化工集团长、短壁联合绿色充填开采模式进一步成熟。
作为全省第一座进行“煤矸石返井试点和充填开采试点”煤矿,高河能源先行先试建成绿色充填开采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三下”压煤开采。“在充填开采项目试验中,我们首先采用的是长壁充填开采,经过E1302、E1306两个工作面充填试验后,我们的长壁充填开采工艺不断成熟。”高河能源生产技术部部长李春说,“此次试验的超长距短壁充填开采技术主要是为了更绿色地开采边角煤,是对我们长壁充填开采技术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为了保障此次超长距短壁充填开采顺利进行,高河能源超前谋划、精心部署,积极开展现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对管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备长短壁并联运行能力;同时,不断细化超长距短壁充填开采的掘进、隔离和充填工艺。
“由于我们此次超长距短壁充填开采工作面设计长度达380m,是山西潞安化工集团最长的一个短壁充填开采面,高度也达到了7米,不具备一次充填条件,因此在详细调研和研究讨论后,决定采用一次采全、分层充填方式进行;”高河能源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康显强说,“我们还创新引进横梁隔离工艺,进一步提升隔离速度、保障充填隔离质量。首次使用PE管开展大流量充填,膏体充实度,膏体流动性、管路稳定性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后期进一步优化短壁充填工艺提供了现场依据。”
经过20天的超长距短壁充填开采实验,高河能源顺利完成第一个超长距短壁充填工作面充填开采作业,充填膏体1.2万方,消耗煤矸石1.7万吨,回收煤炭1.82万吨,充分验证了超长距短壁充填工作面隔离、充填工艺的可靠性和管路系统的稳定性,高河能源长、短壁联合充填开采模式进一步成熟,为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公司智能绿色开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连雅男 郑帅亮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