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颗颗“小灯笼”,照亮边陲小村致富路

2024-05-1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今天拉走多少姑娘果啦?”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勐烈雪茄烟工作站副站长谭涛高声询问,姑娘果种植户孙文玲则在田埂上回答他:“满满一大车!”

孙文玲正在和工人一起捡果。 摄/马宁琦

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江边村半坡组一片平整的土地上,是连片种植的姑娘果。姑娘果正式名称为酸浆,其果实包裹在纤维质膜衣中,好似害羞的小姑娘,故而得名姑娘果,又因状如灯笼俗称灯笼果。此果不仅色彩诱人、口味独特,且富含多种维他命及矿物质,兼具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持续升温,在江城县其他乡镇试种成功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022年起,江边村半坡村民组组长孙文玲在条件同样适宜的本村引入种植姑娘果,连续三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步入果园,孙文玲正与工人采收今年最后一批姑娘果。随后,这些鲜果将穿越千山万水,从西南边境直抵浙江、新疆、北京、郑州等地市场。

孙文玲展示刚采摘的姑娘果。 摄/韩贵菊

“独富非真富,共富是大道。”孙文玲如是说。在精心管理自己20亩种植基地的同时,她也带动28户村民一同种植姑娘果。目前,江边村半坡组的姑娘果种植面积已达120亩。

自2023年12月至今,历经18批次采收,半坡村组姑娘果总产量突破150吨。按果品大小与品质实行分级定价,平均每公斤售价在8至11元之间,种植户户均增收超7万元。种植大户张学平喜形于色,“我家15亩灯笼果已经卖完了,因为品质好,价格也很‘美丽’,去年每公斤才6元,今年均价提升到了10元。感谢孙组长领头种植,又组织统一收果。”

孙文玲是江边村雪茄种植户,由于雪茄种植对技术要求颇高,孙文玲的姑娘果种植基地就在勐烈雪茄烟工作站晾房旁,在种植技术上得到该站“近水楼台”般的照顾。

由于2023年因果实偏小影响售价,年底孙文玲早于2024播种季节便向勐烈雪茄烟工作站农学硕士谭涛副站长求教,谭涛也向她提供了从选种、育苗至田间管理的全面指导。于是,今年果实品质显著提升。对此,谭涛表示,“专业背景让我能轻松解答种植难题,助力农户提质增收,这都是分内之事”。

工人正在进行姑娘果分级打包。 摄/马宁琦

姑娘果产业化发展不仅促进了江边村农民增收,还创造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据孙文玲介绍,从栽植、采收、到挑选打包各环节都要请工,平均支付日薪达120元。村民罗美兰每到姑娘果采收季就到种植基地从事选果工作,她感慨:“冬春时节农闲无事,现在有了这份工作,家庭与收入两不误”。

如今,姑娘果产业已蔚然成风,成为村民增收的一张亮丽名片。颗颗“小灯笼”,照亮了当地乡村经济振兴之路。

(文/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马宁琦)

0
上一篇: “渴”不容缓 引水润心田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