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和老婆都出去打工,来回一趟车费就是一个月工资,为了省点钱,一年就过年才回家一趟,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提起外出打工的心酸经历,云南省曲靖市老烟区的马龙区袜度社区上袜度村民胡家兵一脸无奈,“去年听村里人说轮作种牧草,一年能挣十多万,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老家有出路,胡家兵就和部分乡亲陆续返乡,加入“种草”大军。
牧草大麦连片种植。摄/鲁西南
马龙区袜度社区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年均气温14.5℃,拥有种植紫花苜蓿等牧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社区党总支充分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以乡村振兴突破为引领,以集体经济合作社为龙头,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积极探索多元种植的发展模式,引进了云南荟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草业种植。
在村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袜度社区将村集体和群众手中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给荟芸公司种植紫花苜蓿、大麦等牧草。同时动员没有参与流转的烟农在烟后也种植牧草,由荟芸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并保价收购。“种草”项目的推广,既充分利用了袜度农村闲置土地,又解决了劳动力外流问题。
“产业发展不起来,人也留不住。以前,这里的青壮年大都是外出打工,留下劳动能力较差的老人和孩子在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2022年我们引进云南荟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大家不仅可以种传统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大春作物后种牧草;农活闲暇时,还可以到厂里干活,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增收!”马龙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派驻袜度社区第一书记蔡德军介绍道。
工人收割牧草。摄/鲁西南
“我爸59岁了,又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以前非要跟着我们出去打工,大城市什么都贵,他疼起来也舍不得花钱治疗,还得咬着牙继续干活,我们做子女的看着真心疼。”村民刘绍龙说,如今,他父亲在荟芸公司干活,干的还都是轻巧活计,每天有130元的工钱。这不仅让他们一家的生活有了改善,老父亲也终于舍得匀出一些钱去看病了。看着父亲的身体有所好转,刘绍龙放心了许多。
在荟芸公司做工的农户何桂兰家庭负担较生,她的丈夫腿脚有残疾,家里的老人孩子都靠她照顾。何桂兰说:“我家种了15亩地,农忙时我请工人帮我一起干,秋收之后我就把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到公司里来做活。这里工资日结,手脚勤快点的话,一天能挣150块钱呢!现在,我有地租、工资等收入,不用出去外面打工,收入也算过得去,还可以照顾到家人,真是太好啦!”
“现在荟芸公司累计完成土地流转1600亩,牧草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建成青贮饲料加工厂,配套机械、厂房等设施设备,总投资300余万元,年产青贮饲料45万吨。年吸纳地方劳动用工2000人次以上,群众劳动收入70万元以上,每年能为集体增收15万元。”袜度社区党总支书记陆桥春一脸欣慰地说。
牧草打包装车。摄/鲁西南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充分利用秋后烟田余肥丰富和闲置时间较长等特点,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多方带动群众就业。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农村才能聚起人气、留下人才、富起‘口袋’。”烟草公司驻村书记蔡德军总结道。
近年来,袜度社区以“烟叶+N”多产业融合为抓手,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土地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盘活,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既敲开了促农增收的“致富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鲁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