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暮春时节,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共和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共和合作社”)的烘烤工场本应正在“休养生息”,但天幕之下却是一副热闹景象,一批批中药材正在烤房进进出出完成华丽变身,烘烤工场的“长假”似乎提前结束了。
共和合作社烘烤工场属于市级烟叶烘烤核心示范区,每年7月中旬至10月初服务于烟叶烘烤主业,烟叶烘烤结束后,烤房将进入长达近九个月的闲置期。为延长烤房使用周期,把烤房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共和合作社积极为烤房寻找“副业”。
闲置灶房烘烤玛咖。摄/王宏峰
“这几年,我们共和合作社与云南白药集团持续合作,每年的10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期间烘烤重楼,烘烤量每天可达到10吨左右,到了3月初至4月中旬,又可以进行玛咖烘烤。”共和合作社发起人之一的和振华介绍道。如此一来,烤房使用期从三个月延长至十个月,闲置烤房实现了在非烟叶烘烤时节的增收。
烤房的“兼职”事业日渐红火、声名远播的同时却也引来一些烦恼。
2022年,为了促进村民经济的持续增收,七河镇木光村因地制宜,引入40亩贡菊、小白菊等特色作物种植。每到菊花采摘季节,村民就将菊花背往路边的收集点进行集中烘烤就。“菊花烘烤需要3天时间,颜色才能变得非常亮白。”村民和建勇说。
堆积如山的菊花在哪里烘烤、怎么烘烤?当地村民们首先想到了共和合作社的烤房。
然而,时值7月,正是烟叶烘烤的关键时期,“主业”与“副业”如何兼顾一度让共和合作社左右为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共和合作社采取了多重措施。一方面,对烤房进行改造升级,逐步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全电智能烤房替换传统烤房,绿色环保的同时,有效缩短人工值守特别是夜间值守的频次,人工投入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分批分类提供差异化烘烤服务,共和合作社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烘烤服务队伍,通过专人烘烤、精准服务来有效保障各类作物烘烤质量。多管齐下大大提升了烤房的工作效率。
在烘烤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共和合作社调配出5座烤房专门帮助当地村民烘烤菊花,成功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
待烤的菊花。摄/赵正山
在共和合作社的助力下,当地村民种植菊花的信心大大增加,加入菊花种植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到了2023年,当地菊花种植面积从40亩扩大到了100余亩。“自从烘烤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种植菊花没了后顾之忧,我家每亩收入相比之前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多出了将近4000多元!”和建勇笑高兴地说。
通过“一房多烤”,共和合作社实现“副业”增收20余万元,全年累计用工超过2000工时,为附近农户增收20万元以上,在共同增收的同时也给当地特色农业迈向规模化加了“一把火”,切实为推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文/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曾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