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汪国兵来到越南老街省的砂仁收购点,认真检查着一筐筐新鲜采摘的砂仁。“今年的砂仁长势很好,果实饱满,品相不错。”他满意地点点头,开始了一天的收购。
今年35岁的汪国兵,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十年前,他的父母和一些村民开始种植砂仁。但近年砂仁的田间收购价最高也就每公斤50元左右;碰到产量高的年份,砂仁的价格还会更低,种植户几乎没有议价权。
由于家里多年种植砂仁,汪国兵逐渐了解砂仁收购产业。他发现,经过烤制、烘干等加工程序,平均每5斤砂仁鲜果可以产出1斤干果。“加工后的砂仁干果价格比田间收购价高很多。如果将砂仁鲜果加工后再售卖,就能多赚一些。”在琢磨中,汪国兵嗅到了一丝商机。
中越边境以红河为界,河的一侧是河口县,另一侧就是越南老街。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口人,汪国兵经常往返于两地之间。经过深入了解,他发现老街近年引种砂仁面积较大,且砂仁收购成本和人工成本都较国内要低。
2023年4月,汪国兵和一个越南朋友在老街合伙开办了一家药材加工厂,厂内设有烘干房、打包机、仓库等基础设施。这间工厂正是冲着越南一侧药材价格相对便宜而建。
汪国兵与合伙人开办的药材加工厂。供图/汪国兵
砂仁大多种在山林里,丰收季节,种植户往往早晨出门采摘,下午四五点时聚集在山脚进行交易。“收砂仁也不是件简单的事,要验货、过磅,一天工作结束基本都要到凌晨两三点了。”汪国兵说。
辛勤付出毕竟有所回报。汪国兵介绍说:“去年,我们收购了不少产自越南的砂仁鲜果,自主加工产出砂仁干货90余吨,销售价格每吨23万元”。
为了稳定收购淡季的收入来源,汪国兵在河口县城开了一家便利店,他的妻子在河口县烟草专卖局片区客户经理的指导下,专门做了针对越南顾客的店面布局,除了社区居民,很多在边境做生意的中越客商喜欢在此小坐,品茗畅谈。慢慢的,便利店也成了一个微型跨境“商务会所”。
汪国兵在便利店整理货品。摄/常入兮
爱琢磨的汪国兵发现,受气候条件影响,越南产砂仁成熟期比国内早一个月左右。2023年7月,他先到越南收购砂仁,8月再转向国内市场,这个错开的时间差让他有机会收购更多的砂仁,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近期,砂仁进入采收季,汪国兵的加工厂也开始投入生产。看着运转有序的车间,汪国兵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从越南收购的砂仁清关后,工人在货场装车。摄/常入兮
“今后,我打算扩展一至两个药材加工的品类,比如胖大海、草豆蔻等。”汪国兵说,“我相信只要多动脑筋,肯吃苦,把我们的好东西也带到越南去卖,肯定能在那边寻觅到更多的商机。”
(文/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常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