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洱海边的兴农人丨偕传统美食,借新型媒介,掀兴农热潮

2024-08-06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盛夏时节,一只只上年腌制的火腿如同士兵列队般齐整整地挂在郭美发家的阁楼上,火腿的咸香味扑鼻而来,俨然等候着美食家们开启一场味觉盛宴。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名声大噪,作为云龙美食最闪亮的名片,该县的诺邓火腿受到各地食客追捧。

郭美发是土生土长的云龙县长新乡人,年轻时就学会了最传统的火腿腌制技艺。与火腿打交道20多年,他对火腿的腌制技艺早已了然于心:“腌制火腿的食材很重要,深山里的生态土猪肉质软嫩,非常适合腌制火腿。腌制的时候要用纯手工加工,挤血、喷酒、揉腌,每个环节都有讲究。”

“我习惯用‘三签香’进行初步检验,在火腿三个部位插竹签闻味道,当在插入三个部位的三根竹签上闻到醇香时,说明这支火腿就达到品质了。这醇香就是时间沉淀的味道。”说起腌制功夫,郭美发总是津津乐道。

郭美发使用“三签香”检验法对火腿进行初步检验。摄/杨凯

郭美发原本是当地一名职业烟农,由于种植技术扎实,他还兼着技术辅导员的工作,专门对片区内的烟农进行技术指导,包括病虫害防治和烘烤培训等。在入户指导时,郭美发发现很多农户家都存放着品质绝佳的老火腿,但由于深山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很多农户都没有把火腿外销的意识。

郭美发看到同乡人的艰辛与不易,主动承担起“火腿助销员”的角色,他借助自己开通的自媒体平台帮助农户销售火腿。“我不觉得辛苦,我希望能够用好自己的平台把火腿销出去,哪怕几千块的收入对农村家庭来说都能解决很多燃眉之急。”

近年来,郭美发通过自媒体、美食节等平台,每年助销50万元以上的优质火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火腿大王”。

现在,郭美发除了继续种植烤烟,还注册了“美法腊腊火腿”商标,在村子里新建了面积接近1000㎡的“美发家庭农场”,实现加工、包装、订单销售一体化。“时代不一样啦,农民在家也有挣钱的新路子,我挺喜欢现在生活方式,既能守住故乡味,也能留住故乡情。”郭美发说。

已投入使用的美发家庭农场。摄/杨凯

在云龙大地,越来越多像郭美发一样的“新农人”,正成长为有使命感的“兴农人”,他们用自己的探索和创新,点亮了家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杨凯)

0
上一篇: 黑龙江肇东:打造产业集群,加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神炮”轰雹魔,灾除百业兴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