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神炮”轰雹魔,灾除百业兴

2024-08-06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冰雹灾害是破坏力最大的农业自然灾害之一,常常造成打毁庄稼,损坏房屋,砸伤人畜甚至致死等严重危害。2015年8月发生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拉伯乡的一场冰雹灾害,共造成1300余亩烤烟绝收,1100余亩玉米受损严重,青椒、土豆等农作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已经过去9年时间,但大多数人仍然历历在目,心有余悸。

作物受雹灾后绝收。摄/焦宏伟

拉伯乡距离宁蒗县城147公里,由于山路崎岖,驱车前往县城最快也得4个多小时。拉伯乡托甸村委会拖垮村村民宿成新今年已经57岁,他亲身经历了拉伯乡无数次冰雹灾害,亲眼见过灾后庄稼受损严重,田野满目凄凉的景象。

饱受冰雹等自然灾害困扰,宿成新对相关的新闻特别敏感。一天,老宿电视上看到了某地开展防雹作业的新闻,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拉伯乡能不能向政府气象部门申请一台防雹高炮呢?”。

老宿的想法得到了乡里的大力支持,拉伯乡政府、宁蒗县烟草公司也积极推动实现这一想法。鉴于往年冰雹频发的实际,宁蒗县气象部门同意了在拉伯乡草皮甸新建一个防雹点。由于做事踏实稳重,乡亲们一致推选老宿作为防雹炮手。

拉伯草皮甸村防雹作业点。摄/袁江程

由于防雹作业选址要求较高,且冰雹易发季节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每值防雹作业繁重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防雹作业人员就只能看得见家却回不了家,这对于宿成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想起那些因农业条件恶劣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回不了家的亲友,老宿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防雹作业高度依赖气象部门的数据支持,但很多时候也离不开防雹作业人员对当地小气候条件下云层厚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变化的细心观察,在这方面,宿成新可谓是经验十足。自从有了防雹点,拉伯乡接连9年没有再遭受大面积的严重冰雹灾害,乡亲们于是给老宿送上了一个“神炮手”的称号。

多年来,无论风雨还是冰雹,“神炮手”宿成新始终坚守在防雹作业点上,用自己的高炮为庄稼搭建起了防雹网。“8年没在家里过火把节了,没办法,火把节前后冰雹来得更凶,总得有人在炮点值班。”老宿淡然道。

没有了冰雹的侵扰,拉伯乡积极发展核桃、玉米、花椒、黄果、烤烟等多种作物种植,同时也带动了拉伯“高脚鸡”、黑山羊等养殖产业的发展,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这些年,拉伯乡各村组村焕然新生,我们的经济收入也节节攀升,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住上了新楼房,开起了私家车。”拉伯乡托甸村委会副主任王绍军介绍说,现如今乡里每个村都有了村民活动中心及健身设施,大山深处的人们也同步过上城里人的惬意生活,更多的年轻人也选择留下来发展。

宿成新家新修的房屋内部。摄/焦宏伟

据统计,2023年,拉伯乡托跨防雹点防雹作业共计13次,确保了大部分作业情况下无雹灾,仅出现小范围轻微雹灾1次。往年的7月至8月这段时间,雹灾发生概率较大,但在防雹点作业人员的严密监控下,拉伯乡2024年至今还未发生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明显的雹灾。

没有了雹灾,在乡村振兴各类惠农利好政策的驱动下,村民们的农作物种植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拉伯乡副乡长李胜权表示:“今年,拉伯乡有303户村民种植烤烟3900亩,种植面积与2015年的2000余亩相比增长了近一倍。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

(文/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焦宏伟)

0
上一篇: 洱海边的兴农人丨偕传统美食,借新型媒介,掀兴农热潮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