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时节,云南省宾川县州城镇老赵村的葡萄园果农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葡萄藤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农户们分成不同的小队,一队忙着采摘新鲜的果子,另一队则在葡萄田里栽种番茄苗。
老赵村的番茄。摄/潘怡融
农户李红梅忙得不亦乐乎,她说:“今年我家葡萄田套种了1万株番茄苗,平均每亩1200株,预计一亩能摘6吨多。去年番茄价格最好时,卖到6元一斤。今年预计价格也不会差。”看到满园长势喜人的果蔬,李红梅的幸福感写满了面容。
葡萄园里种番茄的独特景象始于2016年。过去,老赵村按照传统方式种植葡萄,葡萄采摘后田地就空置了。而那时宾川县烟草分公司正引导烟农烟后种植豌豆、贡菜,推广“烤烟+N”模式,将冬闲田利用了起来。老赵村村委会妇联主席杨赵芳受“烤烟+N”种植方式启发,牵头成立了老赵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始尝试“葡萄+番茄”的轮作。
番茄能够吸收土壤中多余的养分,其根茎和叶子腐烂后成为葡萄最好的肥料,促进了葡萄的生长。得益于宾川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条件,番茄种植周期短,形成了有效的“错季种植”模式。每年六七月份采摘葡萄,九月基本结束。七月在葡萄地里种下番茄种子,十月开始采摘番茄。
作为项目负责人,杨赵芳不仅负责指导村民种植和日常管理,还积极邀请外地老板前来参观和收购。在她的带领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次试种便取得了成功。杨赵芳通过老赵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引进番茄种苗,并赊销给农户,承诺回购番茄,建立微信群,免费提供技术辅导,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为村民发家致富拓宽了道路,成为了老赵村番茄产业的“带头大姐”,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番茄姐”。
杨赵芳介绍说:“近几年番茄品质好,价格高,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来抢购,收购季每天的交易量都在200吨左右。”目前,老赵村的番茄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多亩,产值接近亿元,每户平均增收近10万元。
宾川县烟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州城镇还种植着近三千亩的烤烟,宾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持续在州城援建水利设施、推广滴灌技术,解决烟区用水难题。近年来已在当地修建水窖46个,储水量将近两千立方米,不仅解决了烤烟生产用水的燃眉之急,也为州城镇其他种植业提供了“源头活水”,覆盖近4000亩田地,惠及300余户农户。
堪比拳头大的番茄。摄/潘怡融
村民杨超说:“我们发展果蔬产业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现在好了,水窖管网铺设到了田边地角,解决了我们的灌溉难题。”
在老赵村的番茄田,除了“葡萄+番茄”的经典搭配,近年来还涌现了“葡萄+黄瓜”“葡萄+贡菜”等新组合。杨赵芳表示:“除了番茄,我们的种植户还尝试套种了黄瓜和辣椒,收购均价分别为黄瓜1元每公斤、辣椒4元每公斤,黄瓜的亩产约为5吨。目前看来,效果非常不错。一旦销路全面打开,我们计划推广葡萄多样化套种技术,以此增加百姓的收入,让一块地能够带来多份收益。”
老赵村探索出的“葡萄+”套种模式,开启了当地土地利用的新篇章,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葡萄与番茄、黄瓜、辣椒等多种作物的巧妙结合,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未来,这片沃土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现代农业带来的丰硕成果。
(文/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潘怡融)